“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
听完了这首《声声慢》的网友,已经在纷纷@赖文辉。
“赖教授,这首歌是否能入得了您的法眼?”
“赖教授,这歌词里‘赋、比、兴’和‘重章叠咏’的写作手法运用的可还得当?”
“赖教授,怎么不说话呢?我记忆中,赖教授的文学作品放在整个龙国层面,有这般拿得出手的吗?”
“支持赖教授的黑子们怎么也不说话了?我刚听了一下几位来自夷岛市的歌手的歌曲,都是些无病呻吟,估计这才符合那些黑子的审美。”
“赖教授的上一条微博好像发的不全,只对苏洋提了要求,说希望苏洋能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赖教授是不是忘了说苏洋要是拿出来这样的作品自己又该如何?”
“赖教授,请问您现在对苏洋和李明玉教授还有什么不满?”
赖文辉的最后一条微博,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上万条质问的留言。
并且留言仍然在不断上涨。
连先前赖文辉的支持者,后续发布的留言也都淹没在了广大网友留言之中,显得势单力薄。
微博私信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的传来。
赖文辉其实如同一众网友一般,八点还没到就守在电脑前等着苏洋的新歌。
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苏洋在仅仅大半天的时间,真的创作出了一首如此高质量的歌曲。
这简直是拿着皮鞭往赖文辉的脸上抽。
但敌不过铺天盖地的留言和私信。
赖文辉只能硬着头皮回复了一条微博。
“苏洋的这首歌确实能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传统文学素养,但这次创作是否是偶然现象,亦或者是否有得到专家指点,还未可知。”
“明日开始,夷岛大学由我牵头展开学生学术交换事项,一个月内我都将没有时间再关注网络上的事件。因此关于苏洋和李明玉教授的一切问题,我都不会再做任何浪费时间的回复。”
微博一经发出,赖文辉马上关闭了留言和私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