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 / 4)

定了现在的出版方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

    2010年8月4日二稿,2010年12月23日三稿,2011年2月16日四稿,2011年3月15日五稿,2011年3月26日六稿,2011年4月24日七稿。

    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这部七易其稿的《谋杀似水年华》。

    我改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全书的最后一个字。

    我从没有想过会为一部单行本的长篇小说,花费如此长的时间与如此多的精力。

    也许,是因为我想要有一部写到极致的作品。既然,是社会派的悬疑小说;既然,是一个悬疑外衣下的爱情故事,就应该把悬疑、社会、爱情,这三个元素都写到极致。

    首先,本书出现了三桩谋杀案,虽然不算多,但也绝不简单,跨越漫长的十五年,凶手用同样的方法杀死三个美丽的女人。我希望直到最后几页,你们才能揭开谜底。我更希望你们之中,能有人提前窥透恶鬼的面目。

    其次,以往我从未像这本书里写到的那样,如此有意或无意地去表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第一次写到了农民工阶层,第二次写到了白领阶层,第n次写到了校园生活,还有公务员、蚁族,乃至权贵阶层。从空间上来说,故事主要发生在上海,男主人公来自西北的小县城,我还写到了广东珠三角的农民工(我认为他们最能代表同胞们的大多数),甚至还有一个来自东北的青年。我唯独漏掉了北京其实,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还是会发现与北京有关的内容。从时间上来说,故事从1995年开始,跨越十五个年头,直至2010年。但是,还有部分故事发生在更早以前,那个谋杀了更多人美好青春的时代。如果,你把最后写到的未来也算上,那么这本书的时间跨度为三十九年。漫长的三十九年,已经远远超过了整整一代人的岁月。《谋杀似水年华》所写的,也不仅仅只是一代人的故事。

    最后,是爱情。我不指望你为本书男女主人公而落泪,但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人生若只如初见!

    好吧,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小说,才算是真正的小说?

    这样的问题,就好像在问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听起来有些无聊,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许多人,并不是人。

    因此,那些“人”必须要打上引号,你懂的。

    所以,在我们一不小心闯入的这个文学圈里,确实有许多小说,并非小说。

    请原谅,我还是要再重复一下中学语文老师说过的话

    小说三元素:情节、环境、人物。

    通常,如果是说故事,只要有情节和环境就行了,有的简单到连环境都可以抛弃,比如那些用手机传播的小段子。确实,我们在书店里看到的许多“小说”,大多只有情节而无人物那里面的人物,基本是服务于情节的工具,或是被故事拖曳的行尸走肉,既没有鲜明的性格,也缺乏任何的变化。

    人物真正的人物在哪里?真正能被读者记住的人物在哪里?许多故事看起来很精彩,能让人一口气读完,为什么很快又被遗忘?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为什么我们喜欢金庸的小说?不仅是有精彩曲折的情节,更因为有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这些能让人刻骨铭心一辈子的人物。这,才是我判断一部与一部的标准。

    悬疑小说,能不能既有好看的故事,又有能让人记住的人物?

    《谋杀似水年华》的故事,从1995年开始。

    我在书中如是写道

    1995年,邓丽君去世了。

    1995年,张雨生还活着。

    1995年,马景涛开始在电视上咆哮。

    1995年,很多人都记得《东京爱情故事》。

    1995年,8月7日,清晨,7点。

   

最新小说: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我在大唐当道姑 炎灵珠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