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用这么侮辱我的才识吧?”
福乐公主摊摊手道:“这也不能怪我,谁叫我没这个天赋呢。”
“这话我可不爱听。”夏侯纾将她的诗稿放在一边,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继续说,“别忘了,当初是你吵着囔着要跟我学作诗的,现在想反悔了?晚了!”
“纾儿……”福乐公主一脸谄媚地看着夏侯纾,水灵灵的大眼睛不停地眨啊眨。
明明外面艳阳高照,夏侯纾却觉得一阵恶寒,她赶紧拉了拉自己的衣袖。
福乐公主立刻摆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委屈巴巴道:“我可是你的女儿啊,你怎么能如此狠心的对待对自己的孩子呢?”
夏侯纾绝不会轻易被她装乖卖巧所迷惑,她板着脸,严肃地说:“对待你这样做事虎头蛇尾的人,我的态度必须强硬。否则,你以后什么事都做不好。我可不想到时候别人戳着我脊梁骨,说我养而不教!”
“谁敢胡说八道我就割了他的舌头!”福乐公主语气凌厉,显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但她很快改变了语气,温柔地继续说道:“你放心,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自己缺乏天赋和才学,没人会因此而责怪你。”
“不行!”夏侯纾态度坚定,不容置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福乐公主都教不好,她还怎么当人家的后妈?以后又怎么在宫里立威?
福乐公主一听又开始装可怜:“你舍得这样对我吗?”
福乐公主不说,夏侯纾倒还不计较。她这一提醒,夏侯纾还真就要跟她新账旧账一起算了。先不说福乐公主平日里在她面前没大没小的,光是答应她的事就没有一件办好的,还处处给她找麻烦。
有一次,福乐公主去聚澜殿给佟皇后请安,正好几个嫔妃都在那里。她们见了福乐公主,少不得要逗乐几句。期间白昭媛说了句不中听的话,福乐公主一生气,当着众人的面就把聚澜殿的一柄玉如意给砸了,吓得在场的人失声尖叫。夏侯纾作为福乐公主的养母,面子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就当众教训了她几句,以便息事宁人。福乐公主倒好,她不仅不体谅夏侯纾的用心良苦,反倒反咬她一口,说夏侯纾平时就教她不要受委屈,让夏侯纾更加下不了台。
事后,夏侯纾也秉着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原则没跟福乐公主计较,但不知是谁长舌头,把这事告到了独孤彻那里。独孤彻平日对福乐公主虽然宽容娇纵,但在礼节上,他对她的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当即要罚福乐公主抄《孝经》二十遍。
福乐公主一听,急了,屁颠屁颠地跑来找夏侯纾去替她求情。
夏侯纾多好的后妈啊,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还当真去给福乐公主求情。去之前,她俩明明说好了,主动认错道歉,争取谅解。哪知到了独孤彻面前,福乐公主却扮起了红脸,逼着她唱白脸。最后独孤彻说她是慈母多败儿,助纣为虐。
还有一次,邻边的西岳国特意派了使臣来庆贺南祁册立新皇后,献上了一只据说是十分有灵性的鹦鹉给佟皇后。福乐公主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千方百计的把那只鹦鹉给偷了出来。这原本可以当她是年幼不懂事,教训几句就够了。偏偏福乐公主带着鹦鹉回去的途中遇上了宫中巡逻的侍卫,以及侍卫携带的猎犬。那猎犬见到鹦鹉就跟猫见到老鼠似的,不由分说地扑了上去,三下两下就把鹦鹉咬死了。这下事情闹大了,不但夏侯纾的面子上挂不住,连独孤彻在西岳使者面前也大失颜面。
福乐公主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再次来求夏侯纾帮忙,哭得那叫一个凶猛,好像夏侯纾不帮她解决问题就不配为人母。
夏侯纾斟酌再三,让福乐公主在独孤彻面前认个错,就说是她一时贪玩才酿成了大错。想着以独孤彻对福乐公主的溺爱,肯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福乐公主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点头同意了。
夏侯纾谨记前次的教训,还特意嘱咐福乐公主千万不可自作主张,随便乱说。哪知福乐公主当面答应得痛快,背后尽给她捅刀子。
福乐公主满腹委屈的跑道独孤彻面前哭诉,说她是因为知道夏侯纾喜欢那只鹦鹉,想讨养母欢心才出此下策,望父皇看在她一片孝心的份上小惩大戒云云。
夏侯纾当时是有冤无处申,气得话都不想说。天知道,她向来对鸟类不感兴趣,连那只鹦鹉的存在她都是在出事之后才听说的。何来喜欢一说?
当时的情况相当尴尬,如果夏侯纾不认同福乐公主的说辞,福乐公主必定要遭受一番重罚;但她如果认同了,那更显得她小心眼,暗中针对佟皇后。而且就福乐公主那段时间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来看,都是冲着佟皇后去的,所有人都认定是夏侯纾在指使天真单纯的福乐公主与佟皇后作对。
夏侯纾再三思量,最后一咬牙,像个烈士一般替福乐公主背了这口黑锅。
从那一刻起,夏侯纾暗自发誓,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要再当人后妈了。遇到福乐公主这样顽劣的孩子,简直不是正常人能招架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