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登凤阙 > 第140章 一念之差,千步之遥

第140章 一念之差,千步之遥(1 / 2)

夏侯纾七年没回泊云观,这次回来,她觉得泊云观好像什么都没变,但又好像什么都变了。房屋建筑还是原来那几栋,只是墙上出现了裂纹,被风雨侵蚀后逐渐长满了青苔,显得更为老旧,每年都要请人来对房顶和墙体进行翻修;师父变老了,病入膏肓,风采早已不复从前;众师姐妹都长大了,一个个都变得成熟漂亮,风姿飒爽;当年种下的树苗长大的,花草长高了,花开花谢换了好几个春秋……

她们走到一处院落,妙非忽然指着一棵橘子树问夏侯纾:“你还记得这棵橘子树吗?”

夏侯纾顺势打量了一会儿那棵橘子树,足足有一丈高的树上只稀稀疏疏的挂着几个小小的青绿色的橘子,表皮也不太光滑,并无特别之处。而这旁边,再无其他果树。这个地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棵橘子树是她从前种下的,还悉心照看了好几年。

妙非看出她的印象不深了,便说:“有一年冬天,宣和郡主来看你,带来了好几筐橘子,听说是从南边送来的。那些橘子又大又红,像灯笼一般,甜丝丝的,比我们山上的野橘子树结的果子好吃多了。你担心你母亲以后不来了,就把橘子里的籽挑了出来,找了个陶盆装了土种下,每次浇水、观察。冬天雪大,山里冷,你怕种子冻坏了,不敢放在外边,又怕被师父发现,特意藏在床榻果然发芽了,不过就长出了三棵,移植的时候又死了两棵,最后就只剩这么一棵。”

经她这么提醒,夏侯纾也想起来了。当时她用种子精心培育出了树苗,但最后也只活了一棵。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泄气,把树苗种在地里后,她时不时地给橘子树浇水、施肥,不过两三年,橘子树就长得比她还高了。只是到她离开泊云观,也没有吃上橘子,所以也就没有多大印象了。现在想来,她当时也还是挺执着的,居然可以为了一棵橘子树费那么多心思。换作是现在,她才不会浪费时间,南边的橘子每年都会送来,个个又红又大又甜。

“当时年纪小,以为种下了橘子树,来年就能有橘子吃,一直怀着这个念头,所以格外殷勤。”夏侯纾说着自嘲般笑了笑,感慨道,“没想到它如今竟然也长这般大了。”

“你想不到的事情还多着呢。”妙非淡淡地说,“你走之后,我又替你照顾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它结果了,可不论是橘子的形状大小还是味道,都跟山上的野橘子树无异。若不是我亲眼看着你育苗种下的,我都要怀疑它是不是被人换了。”

夏侯纾满脸震惊,关于这件事,她可以保证自己当初确实是用母亲给的橘子的籽育的苗,日日浇水观察,从无懈怠。但至于最后为什么变成了野橘子树,她也不知该作何解释。

妙非自顾自的笑了笑,又说:“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仔细想想,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在泊云观里,你只不过是个学艺不精的小道姑,甚至我们都不敢对外公开你的身份。可在京城,你却是越国公的掌上明珠,万人瞩目,富贵无边。”说着她指了指夏侯纾身上的衣裳,“你还是比较适合穿这样精致华丽的布料做出来的衣裳。”

夏侯纾听出来妙非话里的讽刺之意。妙非觉得她躲在京城这么多年是舍不得荣华富贵,所以才会说得这么直白。她不否认自己确实享受了越国公府里的荣华富贵,但真正让她不敢来泊云观的原因,却不是这个。

可真正的原因,她又不能说。

妙非见她没有否认,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道:“我们几个没你幸运,还能有父母兄弟,有与之相聚的机会。于我们而言,师父她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所以我们都希望她能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多陪我们几年。可师父如今都这样了,最挂念的却是你。夏侯纾,你何德何能?”

如果说十几个弟子里面谁最像曲白师太,那一定是妙非,说话总是那么直白。

“对不起,二师姐。”夏侯纾满怀歉意地说,“师父她挂念我,或许只是因为这几年我没有在她身边的缘故,这是我的错,你不必觉得师父偏心。”

“你对不起的人从来不是我,只是我看不惯你这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面孔,你怎么就那么理所当然呢?”妙非愤愤不平道,“你走后的这几年,大家都过得挺好的,可你偏偏不停地送各种各样的物资来显示你的存在感。夏侯纾,你告诉我,你真的关心师父和众师姐妹吗?”

夏侯纾能明白妙非的怒火从哪里来,也猜到泊云观的众师姐妹可能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想法。她完全可以选择闭嘴,就当是默认了,可是一想到这里面还有母亲的付出,她又不甘心。

“二师姐,这几年不来泊云观看望大家是我的不对,但是给大家送的礼,都是我跟我母亲用心准备的。希望大家不要误解。”夏侯纾解释说。

“这有区别吗?”妙非背过身去不再看她,继续冷声道,“师父的状况你也看到了,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她老人家时日无多。倘若师父哪一天真驾鹤西去,往后你也不必再往泊云观送礼了。因为我们收得并不是很高兴。”

夏侯纾

最新小说: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炎灵珠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我在大唐当道姑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