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头脑风暴
耐心等待,静静等待,整个放映厅都在等待着。
然而,一直到字幕全部结束,转折也没有出现——
啪。
放映厅里的灯光徐徐明亮起来,一下刺痛尼古拉斯的眼睛,条件反射地闭上眼睛,尼古拉斯以为自己会泪流满面;但并没有。
恰恰相反,眼眶干涩得可怕,以至于闭上眼睛的时候还能够感受到刺痛,那种感觉如同连续三个晚上通宵工作一样,合不上眼。
种种思绪,在脑海里汹涌。
但是,应该如何形容呢
难得地,尼古拉斯觉得词穷,无法准确表达自己。
几乎每个人应该至少曾经想过一次:
如果事情能够推翻重来,一切是否能够变得完美
如果那些悲伤和痛苦没有发生,生命只剩下幸福和快乐该多少
如果能够改变一件事,自己的人生是否能够圆满
“如果”,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背后包含着悔恨、遗憾、贪婪、欲望、不甘、愤怒、委屈等等无数情绪,不由自主地想着,重来一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那个悲剧没有发生的话一切就会不一样。
然而,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人愿意接受一个现实:
痛苦和磨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没有悲伤,也就不存在喜悦;没有考验,幸福也不会那么深刻;在胜利的对立面,需要经受失败的磨练。
一切,都是相对的。
完美,不存在,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正反两面同时存在的,试图否认其中一面的结果可能就是彻底毁掉一切。
黑暗,往往是孕育曙光的底色,否则就如同阳光之于极昼、黑暗之于极野一般,它们都丧失了意义。
恰恰是那些痛苦、那些折磨、那些挫败,那些我们竭尽全力否认和抗拒的东西,一点一点打磨性格和灵魂,最后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否认它们,本质相当于否认自己。
所以,在电影的最后,埃文亲手用脐带杀死了自己。
然而,这不是励志的心灵鸡汤,也不是励志的鸡血故事。
这是一个悲剧,彻头彻尾的悲剧,富有哲学性的悲剧。
因为埃文亲手抹去了自己的存在,消失得一干二净。
还因为埃文相信没有他的世界,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幸福,这是一次对自己彻头彻尾的否定。
还记得吗
埃文曾经拥有幸福的,他进入大学、风流倜傥、健康成长,再也不曾断片;而一切在他试图扮演上帝纠正错误追求完美的时候,开始分崩离析。
人类啊人类,总是如此。
一次次试图扮演上帝,一次次试图操控他人的命运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从来没有积极的结果——
悲剧,悲剧,还是悲剧。
然而,人类学会教训了吗
不,没有,人类还是一次次在悲剧的轮回里重蹈覆辙。
是贪婪,是自大,是傲慢,正如“七宗罪”一样,人们始终无法逃脱人性和罪恶的枷锁。
汤米、凯勒、兰尼、安德莉亚他们会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为了他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吗
答案,是残忍的——
他们不会。
因为埃文抹杀了自己,他从来都不曾在这个世界存在过,只有电影院放映厅里的观众们知道他曾经存在过,波澜壮阔的、轰轰烈烈的,最后消失在风中。这,才是最悲伤也最绝望的部分。
也许,真正拥有幸福的办法就是,坦然面对那些伤痕那些痛苦,放弃对完美的幻想,不要留恋过往,牢牢把握眼前的每一个当下,用双手书写未来。
呵。
如此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还需要电影来教吗
但现实最荒诞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总是用最惨痛的方式领悟最简单的真相,因为傲慢和狂妄常常蒙蔽我们的眼睛,稍稍不注意就忘记了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
尼古拉斯长长地、长长地提出一口气,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完成一般,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沧桑和疲倦,始终挥之不去。
短短两个小时,却仿佛跟随埃文一起经历三生三世一般,现在他终于明白,“一一”里那个孩子所说的感觉。
“我觉得,我也老了。”
在那部电影里,有这样一段话,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没有那个必要。
谁能够想到,在观看完“蝴蝶效应”之后,尼古拉斯瘫坐在原地,脑海里唤醒的记忆居然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一一”。
不由地,嘴角轻轻上扬一个弧度,有一种幸福感——
看电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