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名车手的职责
美国大奖赛就和那场超大飓风一样,成为了席卷围场的话题。
当吴轼再次获得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突然对车手世界冠军落在梅奔头上产生了怀疑。
25个积分,这已经不仅仅是汉密尔顿一人努力就能完成的翻盘了。
如果吴轼依然能够剑指第二,那么汉密尔顿就算全胜也无济于事。
这也是大部分媒体在预测世界冠军时表示无法判断的原因。
毕竟吴轼拿到第二,似乎并不算太难
至少在先前的比赛中,吴轼基本不会缺席领奖台,而只要前方的车手出现任何失误,他就会进一步抓住机会,迈向更高的位置。
赛后,吴轼被迫营业,参加了些采访活动。
事实上,有几个媒体是无法拒绝的,比如说央媒和意媒。
央媒表达了要拍一期纪录片的想法,可这并非吴轼同意就行,还涉及到国际汽联、f1、威廉姆斯以及各方各面。
不过他们来找吴轼也是征求他的想法,吴轼当然点头同意,央视表示剩下的交给他们交涉。
威廉姆斯面对央视的邀约顾虑略多,做出的回复是需要考虑更多问题。
国际汽联和f1则不同,他们那边办事慢,需要等待回复,估计要拖一段时间了。
而另外一边,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也总是被媒体骚扰。
因为汉密尔顿在接住罗斯伯格扔过来的帽子后,并没有扔回去,所以大家关注的重点是赛道上罗斯伯格没有让车的事情。
罗斯伯格不得不多次做出回应,表示:
“我不是2号车手,在速度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让车是个很荒谬的事情。”
而汉密尔顿也表示:“我有信心凭借自己的能力拿到世界冠军,他不贯彻车队利益,是他的事情。”
这话多少有些不符合实际。
但两人现在已经形同水火,矛盾异常之大,互说狠话已经是最普通的争锋相对。
在大奖赛结束的第二天,托托在媒体的采访下表示:
“尼科的行为让我感到失望,我一直认为,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他游离于团队之外,很可惜。”
尼基劳达也批评着罗斯伯格:“这是相当自私的选择,不应该是这样。”
两人炮轰罗斯伯格也是必然的,现在是争夺冠军的时候,你这样搞是置车队利益于不顾!
等到周三,罗斯伯格又在采访中说道:
“车队已经跟我聊过这件事情了,我没有更多的东西能够告诉你们,我只想说,我会尽到一名车手的职责。”
这话里话外也没有透露太多意思,大家也不知道赛后还将如何发展。
不过事后托托又在媒体面前表示:
“接下来的比赛,我们的目标是一二带回。”
同时,威廉姆斯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在下一站带来些升级。
威廉姆斯并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细节,只指出是在轮胎管理方面、动力单元调校和ers上的优化。
这其实是克莱尔决定加入更多预算投入后产出的成果。
空力的提升受到了风动和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时间的限制,研发非常困难。
毕竟威廉姆斯又没有人形风洞。
周间,在f1战略小组的一次会议中,国际汽联和fo都提出了为客户车队限定引擎和变速箱的最高价格的提案。
这个提议自然迎来了大多数车队的欢迎,谁都不想被发动机供应商割韭菜了。
然而法拉利直接行使了否决权,将这个提议掐死在提出阶段,其领队毛里齐奥阿里瓦贝内表示拒绝亏本出售发动机。
法拉利刚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如果这个时候引擎、变速箱供应利润被砍一刀,肯定影响股价。
所以法拉利领队对此反应如此强烈是很正常的。
托托也在场合外表达了梅奔不愿意这样做,算是赞同法拉利的否决了。
其余车队表现的都很龟,没有人再继续提这个事情,甚至于对法拉利享有否决权这种特权都没人去说。
背后暗藏的玄机,肯定不仅仅是新闻中几句话的事情。
而继路特斯财务危机之后,印度力量也遭遇了财务危机。
因为其董事苏布拉塔罗伊被判刑,预计将在未来几天进监狱,这影响了他们的财务。
印度传奇大亨维贾伊马尔雅被迫向fo索要通过预约支付1000万美元而确保印度力量在2016赛季的参赛权利。
可要知道一件事,印度力量上个比赛周间还提出了针对fo的投诉。
这下子是自己砸自己脚了。
不过伯尼还是同意了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