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白色的赛车已经绕过14、15号弯,直指发车大直道。
引擎功率全开,drs进入直道后打开,车辆的速度被迅速带起。
嗡鸣声中,车辆上下颠簸着,速度直接飙到了330kph,尾速不错。
吴轼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车辆就已经开始循迹刹车。
挡位一路下降,到2挡时,车辆开始准备入弯,入弯速度仅仅104kph。
驶向弯心的过程,车辆还在不断降低速度,最后仅仅70kph。
巴林的1号弯不是压到弯心就可以开始加速,而是要出了些弯,车头更为摆正后才能加速,不然很难进入2号弯。
嗡嗡!吼!
吴轼抓到了出弯的关键点,轻微带着油门的脚立马开始控制性的深踩,车辆迅速提速。
因为1号弯的速度太慢,所以来到2号弯的弯心时,车辆完全不需要减速,继续踩油门升挡就行了。
接下来的3号弯,也不过是个假弯,完全不带松油门的。
如此就到达了第一个drs直道,毫无顾忌的加速飞驰,直到距离弯心75米时才需要考虑入弯减速。
吴轼估计这套轮胎的性能和制动力的配合,所以稍微晚了些去碰刹车。
在drs路段,一旦踩下刹车,drs会自动关闭,这样会损失些时间。
到了不得不踩下刹车的时候,他才猛然制动。
四轮顿时感觉到一股热气升腾,同时柏油路面上的细沙还是轻微影响了抓地力。
巴林赛道的缓冲区都是粘合的细沙,即使粘合了,却依然会有些跑到赛道上。
这个情况,吴轼自然是早就注意到了。
他选择几乎最后飞驰,也是因为前面的车辆飞驰后可以尽量保证赛道的干净。
别人或许不在乎这点细沙带来的轻微改变,但他在乎。
嗡!咔咔咔咔。
引擎高昂鸣叫声后,回火压制声昭示着挡位在不断下降。
4号弯压过后还要持续右转,等到车头快要回正的时候,会看到左边还有条大路,如果不小心说不定还会跑错。
不过对于吴轼来说,每个弯的细节都完全印刻在脑海中,他凭借本能就屏蔽了干扰。
车辆往左带动,压到了左边大路路口的白线上,而后驶上红白路肩。
这种更外放的跑法需要极度克制,才能争取的时间。
“第一计时段,你的成绩是29秒866,29秒866!”
乔纳森的声音响起,被吴轼自动屏蔽。
紧接着的5、6、7弯仅仅在从5号弯转向6号弯的时候需要稍稍减速。
而后全油门对准七号弯,不用刹车,只需要稍稍松油门,保持更高的抓地力就可以轻松带过。
7号弯后是段下坡,奇妙的失重感总会让吴轼有股异样。
他没有太多理会,车道由右向左,而后调整刹车比例,杀入8号弯。
第二计时段的弯道最为复杂,也是最需要注意细节处理的地方。
8号回头弯后是段小直道,直道末端有第二段drs检测点,但drs直道还在9、10号弯的后面。
9、10号弯类似于双弯心的处理办法,不需要去追求9号弯的弯心,反而要在外线寻求杀入10号弯的弯心。
减速也可以在驶入9号弯后进行。
59号威廉姆斯尽量用到了赛道的边边角角,却完全不能沾染到路肩四分之三更外处。
练习赛的时候,吴轼就知道那里残留的细沙非常多,在q1、q2和q3的第一个飞驰圈,他也再度验证了这个情况。
说实话,如果有谁在某个弯道出了事故,他在那个弯道一定会慎之又慎,不然大概率被细沙影响。
10号弯一过,车辆开始飞速加速,第二计时段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
接下来的大型s弯只需要注意好利用赛道空间和速度就行。
簌簌!唰!
“第二计时段,39秒411,39秒411!”
乔纳森已经激动,第一计时段吴轼比维特尔快了0.08秒。
而第二计时段,吴轼却快了足足0.1秒!
维特尔的成绩是1分32秒982,如果接下来一切正常,吴轼肯定会超越个圈速!
摸到1分32秒6的成绩也不是不可能啊!
不过当他将视角转向汉密尔顿的数据时,眉头依然皱起。
老汉依然飞驰之快,第一个计时段比吴轼更快,不过还有得比。
转播镜头一会儿给到吴轼,一会儿给到汉密尔顿。
已经结束了排位赛的车手们看着大屏幕上的两人飞速搏斗。
维特尔一边拿毛巾擦汗,一边摇摇头,这个速度太快了,这是什么变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