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韵归家之日就定在两日后。
两日时间在姜氏的念叨和梁国公的声声劝慰中缓缓过了。
明面上梁家无人去接。
也不是不想,而是国公夫人对女儿归家一事实在看重,怕冲撞了梁韵的命数,私下多次询问国师,求一个归家的过程。
国师原本也不在意,但有感于姜氏的母爱,他郑重其事的卜卦测算了一番,并言明了在梁韵踏入家门之前一切皆不可隆重。
于是,梁宇将身边五位得力暗卫派去一路护送,而梁韵,准备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路。
护国寺离京城并不远,马车一路北向,约摸大半日就可到了。
梁韵一大早就起了,今日她不再着那素净洁白的外衣,而是换上了霞红色的裙衫。
据说也是国师测算,而后由国公府送来的。
张嬷嬷替梁韵挽。
梁韵的头乌黑顺滑,张嬷嬷小心翼翼,甚至心里默默老泪纵横。
她看着小姐长大,早就想替她梳一梳这乌。
寺庙里生活简单,长皆是盘起圆髻,她一手盘技巧无处可用,甚至无处练手。
毕竟护国寺里都是那秃头不是。
难为她那么十几年为了今天,只能拿同来服侍的李嬷嬷练手。
李嬷嬷年岁也大了,这两年头也是不太能给她练习复杂盘了,不然她抓着一手的掉也是不好交代。
想到这,她有些心虚的看了看边上检查行李的李嬷嬷。
实际上,李嬷嬷头着实比自己少了很多。
但想来为小姐服务,她也是愿意的。
而今天,就是今天,她终于可以把姑娘的头盘出朵花来了。
她昨晚几乎睡不着,各种髻在她心里盘旋跳舞到凌晨。
“张嬷嬷,不要太张扬。”
梁韵那婉转如莺歌的嗓音传来,打碎了张嬷嬷的一片痴心和妄想。
“是,小姐。”
张嬷嬷差点从心里流泪变成了眼里流泪。
可她也知道,小姐说一不二,自己只能照着做了。
小姐还未及笄,但性格却果决。
这十五年里,不可踏出寺庙,便就没有什么可乐的事物。
小姐就沉迷读书。
小姐什么书都读。
闲时可与主持论道,也可与她们读写鬼怪故事。
午后,小姐一定会捧一本风物志。
不论哪儿的风物志,她都爱看。
甚至藏经阁都快被她看了一轮了。
张嬷嬷心下经常感慨,那前来教导小姐读书写字的先生可真是接了个苦差事,被小姐问到头上冒汗那都是家常便饭。
且不管张嬷嬷在神游什么,她手上的动作倒是不慢。
两个小团子下面坠了两条小麻花辫,有些漂亮俏皮,把沉静的梁韵衬出一点少女该有的气息来。
梁韵看着镜中的自己,微微眯眼。
她知道自己是漂亮的。
五官无一不精致,眉眼中带着一丝娇媚。
虽然她还没及笄,但她若不刻意掩藏的话,一个举手投足都会给人媚眼如丝的感觉。
这天生媚骨也不知像谁。
也亏得她生性冷淡,不然只怕这和尚庙早都容不得她了。
归家之后,也不知家人容不容得她这幅样子。
大户人家,只怕是要足够端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