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仰之力研究的比较透彻的路尽生灵,熊墨极为清楚信仰这东西的便利,但也清楚这种源自万灵心念的东西,会给修行者带来怎样的危害。
在潜移默化中,就令吸纳信仰作为主要修行手段的生灵,发生人格畸变的大恐怖,可是真实存在的。
信仰有毒,并非只是闲谈。
依靠万灵信仰可以证就无上道果,成为一尊开辟出新进化体系或者修行体系的开道道祖,但是想要按照这种修行逻辑去证就路尽至高.几乎不可能。
想要立在道之悬崖上,行至修行路的尽头,必须要“纯粹”,容不得半点“杂质”。
万灵信仰中所携带的,带有他人真灵气息的“渴求”、“欲念”、“期盼”.对于绝大部分无上生灵而言,就是一种足以污染自身修行路的“杂质”。
如果祂推演没有出错的话,哪怕是柳神这等精于运使信仰之力的祖祭灵,在彻底迈入路尽领域之时,信仰之力也仅是其中的点缀。至于柳神开辟的修行体系的主体,始终只有“祭”“灵”两个字,若是拓展开来,有些不精准的描述,那就是“祭祀的灵性”。
信仰之力,仅是“祭祀”过程中的衍生物,它也仅是祭拜时的附属。同样的,它更不被当作灵性的依凭。
祖祭灵强大的,始终是那个“人”,不是其余,更不是信仰之力。
熊墨眸光变得深邃,祂如今乃是路尽生灵,自然不惧这些“杂质”,也可将信仰之力炼化到某种纯净的状态。但若是有可能,祂不想在修行期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梳理这些信仰之力。
祂在心中默默掐算起来,按照当前这相对稳定的天地法则,不断进行着修行体系的推演,企图挖掘出潜藏着的其余可能性。
可在把这座“泡沫天地”从诞生之初,直至如今的法则变迁,以及相对稳定的规则和逻辑,全都梳理一遍后,祂放弃了。凝视着这座被二十六位无上道祖改造成“光阴天舟”的“泡沫天地”,宛如看着一场终究会破碎的梦幻泡影。
熊墨思绪变得平缓起来,在心中轻声自语道,“概率难以被测准,命运几乎不存,因果好像乱窜的苍蝇,规则和逻辑更是接近崩坏,近乎末劫来临前的片刻宁静。”
“在这个纪元,混乱是绝对的,我想要调整自身的仙帝道果也好,想要在此世再修出一枚仙帝道果也罢,想要迈入路尽领域,只有从‘混乱’入手,契合‘概率概率’极度混乱的底层规则以及底层逻辑。”
“此世唯一可行,且唯一能存在的修行体系,就仅剩源自万灵心念之中的信仰。因为,信仰在本质上就是混乱的,只不过这个‘混乱’有着其他‘混乱’的约束,看起来就充满了秩序。”
“原来如此,‘概率纪元’.只有绝对的混乱,以及相对的混乱。”
既然契合纪元的修行方式,唯有汲取万灵信仰一条路可走,祂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为自身的修行先行储备好资粮。
“小泡泡”的目光,悄然望向了天际,透过那道有着二十六尊无上道祖镇守的法网,看向“泡泡群”所在的位置。
祂在心中轻声低语道,“既然是信仰那汲取源于自身的信仰,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这座‘泡沫天地’信仰修行体系的逻辑,没有怪诞到一定程度。”
通过【灰雾空间】作为中转站,将自身的意念传递回“大泡泡”那边,安排好相应的信仰资源后,来到了此方“泡沫天地”的“小泡泡”的形体骤然散开,与遍布整座天地的命运概念相容,推动天地某些法则的演化。
在这座“泡沫天地”的边界,一缕缕天地元气从法网流动的信仰神力中衍生,降在了这片模糊的地带,填充着大地之中的空白,滴落一丝丝带有造化生机的雨水,卷起一缕缕循环不息的微风,点绕一颗颗代表着希望的火星。
“轰隆隆”
近乎开天辟地般的轰鸣声响起,地水风火随着信仰神力的衍化而出现,缓缓拓展着这片边荒之地,让这时空结构混乱的区域,第一次迎来了秩序的洗礼。
无穷无尽的土壤在汇聚,广袤的大地逐渐形成,浩荡的山脉逐步隆起,悠长的峡谷逐步现世。循环不息的风链接了一道道穿行于天空的环流,带来了遥远地区的事物,为大地塑造出更多奇特的地貌。
随着岁月逐渐流逝,天空落下雷火,点燃的金石,烧起了无边生机,让一枚枚暗含生机的种子于这片新出现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构建出初步的生态循环。
而在种种极度微妙的巧合中,一座神山拔地而起,引来了法网更多信仰神力的倾注,以风蚀刻出一道道天然的神纹,堆叠出一座座不朽的神阵,聚拢了整座边荒之地的精粹。
在命运的安排下,大地之华汇聚,土石之精生成,于天地自然的铭刻下,篆刻出深邃的道标,并斡旋出一颗生有九窍的石胎,使其无声无息的在神阵内部成型,孕育出一道“新生”的不朽意识。
那张森严法网,为其而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