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组代表依次起身,走向教室前方的小讲台。
投影仪的光柱穿过微尘,在幕布上打出清晰的序號和组名。
空气里瀰漫著一种无形的压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
首先上台的,是二组代表,省发改委的一位处长。
发言四平八稳,方案中规中矩:
严格按照最新政策补偿標准执行,对歷史问题表示遗憾但强调依法依规,协调企业优先招聘失地农民。
標准的“上级机关”思路,稳妥,但也显得缺乏新意和解决深层矛盾的诚意。
接著是三组代表,一位来自省高院的学员。
发言逻辑严密,聚焦法律程序:
主张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当年征地程序是否违规违法,明確责任主体,再谈补偿。
方案透著法官特有的“程序正义”倾向,但缺乏对企业和农民现实困境的考量,显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台下不少地方干部微微摇头。
轮到郑仪他们一组。
张林整了整衣领,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
他的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那份在小组內討论时的从容自信此刻更加外放。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张林的声音不大,却自带一种地方大员的穿透力。
“关於临江腾飞项目遗留问题,我们组的建议核心是:纠错,定界,赋能,共贏!”
八个字,掷地有声。
他立刻开始阐述昨天在小组內提出的那套成熟方案:承认歷史错误(纠错)、明確补偿边界和政策底线(定界)、提供就业安置和技能培训(赋能),最终实现矛盾化解和地方发展的共贏。
条理清晰,措施具体,既有对农民诉求的回应,也兼顾了企业和地方財政的现实压力,还巧妙地引入了“可持续生计”的长远视角。
他的发言获得了不少认同的点头,尤其是来自地方干部群体。
张林的方案,带著一股久经沙场的“务实”味道。
郑仪坐在台下,看著侃侃而谈的张林。
不得不承认,张林的口才和控场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这恰恰是郑仪此刻最关注的。
他需要看看,当张林这套看似无懈可击的方案遭遇挑战时,他的真实反应是什么他的底线在哪里
机会很快就来了。
四组代表站到了讲台前。
刘建华。
他今天显然刻意收拾过,穿著那件相对比较新的深色夹克,头髮也梳得一丝不苟。
但脸上那股被生活磨礪出的风霜和黝黑肤色,以及那微微佝僂的脊背,依然让他看起来与这个精英云集的场合格格不入。
他站在讲台前,显得有些紧张,双手下意识地扶住了讲台边缘,他又下意识地看向台下郑仪的方向。
郑仪正看著他,眼神平静,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
刘建华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汲取了某种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他的开场带著浓重的乡音,声音也有些发紧。
“我叫刘建华,我代表四组发言。”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张市长刚才讲的方案,很好!『纠错、定界、赋能、共贏』,八个字总结得漂亮!”
出乎意料,他竟然先肯定了张林!
张林坐在台下,脸上掛著得体的微笑,微微頷首,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意外。
郑仪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很好,第一步走对了。
“但是!”
刘建华话锋陡然一转,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著基层干部特有的粗糲和直率。
“光漂亮话不行!落到实处才有用!”
他不再看讲稿,目光直视前方,仿佛穿透了教室的墙壁,看到了那些真实的村庄和愤怒的农民。
“我是从基层上来的!我太清楚这些补偿款怎么发下去的了!”
“文件写得清清楚楚,补偿款標准是多少!可到农民手里,七扣八扣,最后能拿到一半就算老天开眼!村集体提留一部分,乡镇要过一道手,甚至还有敢截留挪用的!为啥因为没人盯著!”
“还有那个优先招聘失地农民!”
刘建华的声音带著愤懣:
“企业是好企业吗腾飞机械我查了资料,就是个血汗工厂!招工是招了,可签的什么合同试用期六个月,工资压得死死的,干不了三个月就把你找理由开了!这种『优先就业』,是帮农民还是坑农民!”
他越说越激动,但神奇地,他始终围绕著张林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直接攻击张林本人。
“还有技能培训!谁组织培训什么能保证就业吗別又是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