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懈怠!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下一步,我们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
“要让『青峰模式』的根扎得更深,藤蔓伸得更远!要让中药材、绿色製造、生態旅游这些特色產业,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要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让我们的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我们的乡村更美、更宜居!”
“要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让『困难群眾清零』成为常態!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青峰县的每一个角落!”
郑仪的目光如同火炬,扫过全场:
“乡亲们!同志们!”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让我们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拿出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实的努力,把青峰县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美丽、更加幸福!”
“有没有信心!”
“有——!”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带著滚烫的温度,直衝云霄!仿佛要將这秋日的晴空都点燃!
表彰大会的热浪尚未完全散去,县委大院里的喧囂渐渐沉淀,空气中还残留著鞭炮的硝烟味和人群散去的温热气息。
郑仪送走最后一批前来道贺的乡镇干部,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敛去,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靖便走了过来,脸上带著一种不同於大会上的、更为私密的笑容。
“郑书记,辛苦了!走,找个安静地方,徐省长特意让我带几句话给你。”
郑仪心头微动,面上依旧沉稳:
“李主任请。”
两人没有回办公室,而是沿著县委大院后侧一条僻静的林荫道缓步而行。
深秋的梧桐叶金黄灿烂,在午后的阳光下铺了一地碎金,踩上去沙沙作响,更衬得四周一片静謐。
“青峰这一仗,打得漂亮!”
李靖开门见山,语气真诚。
“徐省长在省里看了验收报告和大会简报,非常高兴,连说了三个『好』字!『青峰模式』算是彻底立住了,成了全省標杆!”
“都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有方,徐省长亲自点题、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郑仪谦逊回应,目光平静地看著前方铺满落叶的小径。
“该做的事,做到这个份上,就是大本事!”
李靖拍了拍郑仪的肩膀,话锋却极其自然地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带著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不过啊,郑仪,树大招风。青峰这一炮太响,你这位『操盘手』,现在可是全省瞩目的焦点。”
他停下脚步,侧身看著郑仪,镜片后的目光带著深意。
“省里……有些风声了。”
郑仪的心微微一沉,但脸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脚步也隨之停下,做出倾听的姿態。
“风声”
他语气平静。
“嗯。”
李靖点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確认无人,才用更低的声音道:
“有领导提出来,像你这样有思路、有魄力、有实绩的年轻干部,放在一个县里,舞台还是小了。应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顿了顿,观察著郑仪的反应,见对方依旧沉静,才继续道:
“初步的意向……可能是省发改委,或者省农业农村厅,一个实权副厅的位置。甚至……有风声说,可能直接进省政府办公厅,给某位副省长当助手,起点更高。”
调走
而且是直接调离青峰去省里
在这个“青峰模式”刚刚落地生根、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才翻开第一页的关键时刻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郑仪的脚底窜起,直衝头顶。他感觉深秋午后的阳光似乎都失去了温度。
但他没有失態。
多年的歷练,早已將他的情绪淬炼得如同深潭之水,表面难起波澜。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丝毫慌乱。
“这是组织上的考虑,我坚决服从安排。”
“服从安排是必须的。”
李靖似乎很满意郑仪的反应,语气更加推心置腹。
“但作为前辈,我得提醒你,这事……没那么简单。”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
“青峰现在是什么是徐省长亲自抓的点!是全省的標杆!『青峰模式』刚验收通过,正是需要你这位『创始人』坐镇,深化拓展、巩固成果、打造样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把你调走,往轻了说,是急功近利,想摘现成的桃子;往重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