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县委办公室的窗户敞开著,初春微凉的风卷进一丝泥土解冻的气息。
郑仪正伏案批阅文件,高琳静立一旁。
篤篤。
敲门声轻响。
“进。”
郑仪头也没抬。
门推开,县政府办主任陈明那张圆脸上堆著过於热情、甚至带著点劫后余生的笑,几乎是挪著步子蹭进来:
“郑书记,打扰您了!”
他手里捧著一份文件,小心翼翼放在郑仪办公桌一角,仿佛那文件烫手。
“陈主任有事”
郑仪目光终於从手中的报告上抬起,扫了一眼那份文件,又落回陈明脸上。
陈明咽了口唾沫,腰弯得更低:
“郑书记,这是刚整理好的县政府碰头会纪要,还有……郭县长牵头擬定的那份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流程。”
他声音压得极低,带著一种急於匯报又不敢张扬的兴奋。
“会上…挺顺利的!陈县长主持,几个局长匯报,郭县长…郭县长也发言了!”
高琳眼睫微垂,目光平静地落在陈明脸上,不放过一丝细微的表情。
“郭县长说什么了”
郑仪语气平淡,钢笔在报告末尾流畅地签下名字。
“郭县长…他强调了规矩!”
陈明声音拔高了一点,隨即又警觉地压下去。
“郭县长说,以后所有项目审批必须按新流程走,该陈县长批的,谁也不能越权!出了紕漏,第一次纪委介入,第二次局长直接引咎辞职!那几个局长,脸都嚇白了!”
他顿了顿,眼神瞟向郑仪,带著点难以置信的感慨:
“真没想到…郭县长这次,这么支持新规矩…”
郑仪终於放下了钢笔。
他拿起陈明放在桌上的会议纪要,只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那几行关於审批权限的明確划分。
陈济民的名字写在“最终审批”的位置,郭长河的职责被框定在“初审、监督、协调”。
文件放下,郑仪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这个郭长河…果然够硬。
也够聪明。
他没选择硬碰硬,没闹情绪,没撂挑子,甚至连一丝不满都没流露。
反而以最强势的姿態,用最冷酷的语言,在县政府內部亲手推行了自己想要的“规矩”。
他把自己从“话事人”的位置上主动摘出来,將陈济民这个象徵推上前台,而他自己,则精准地定位在了“铁腕执行者”的角色上。
这比任何表面的服从都更有力。
他在用行动向郑仪传递一个清晰的信號:
我郭长河认你郑仪定的规矩,我郭长河有能力、也有手段让这规矩在县政府这片“水最深”的地方畅通无阻!我比你扶起来的那个陈济民更有用!
这份投名状,分量十足。
“知道了。”
郑仪只说了三个字,拿起另一份文件。
“是!是!那…郑书记您忙!”
陈明如蒙大赦,又不敢立刻就走,点头哈腰地等了两秒,见郑仪没再说话,才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门轻轻合上。
办公室里只剩下郑仪翻阅文件的沙沙声。
高琳安静地整理著郑仪批阅好的文件,动作轻柔而利落。她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刚才那番匯报只是寻常。
“你觉得,郭长河是真认命了”
郑仪的声音忽然响起,平淡无波,像在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高琳整理文件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向郑仪。
阳光从侧面照在郑仪的轮廓上,一半清晰,一半隱在阴影里。
“认命”
高琳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清冷。
“他这种人,字典里肯定没这两个字。”
“哦”
郑仪微微挑眉,终於放下手里的文件,目光投向高琳。
高琳將一份整理好的文件夹轻轻放在郑仪面前,语气平稳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
“会议记录显示,他在会上措辞强硬,直接敲打了几位核心局长。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帮您立威。也在告诉所有人,在县政府,规矩的『解释权』和『执行权』,依然牢牢攥在他郭长河手里。”
“陈济民…只是个签字的。”
她顿了顿,补充道:
“他把自己定位成您意志在县政府最锋利、也最听话的一把刀。这把刀要足够快,足够硬,才能让他在这新局面里活下去,甚至…比以往更有价值。”
郑仪微微頷首。
高琳的分析,和他心中的判断分毫不差。
郭长河的服软是表面的,他的生存策略是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