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与程悦走到一起,势必会被捲入程安书、乃至书记那条线的漩涡中。
王振国的意思很明確,他不希望自己与程悦走得太近。
这不仅仅是出於对组织部门“中立性”的考虑,更是一种政治立场的考验。
而他,郑仪,確实不得不认真权衡。
官场中,知遇之恩不可轻负。
王振国在他一无所有时给予机会,从发改委到青干特训营,再到大塘镇,再调入省直插手华微电子,並且在东海集团案子后破格將他调入组织部……
这一路走来,没有王振国的栽培,就没有今天的郑仪。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请进。”
李长庚推门而入,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郑处长,临州班子调整的后续报告看完了吗”
郑仪连忙接过文件:
“刚看完,李远的过渡很平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那就好。”
李长庚点点头,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环顾四周,確认办公室门已关好后,突然压低声音:
“王部长找你谈话了”
郑仪一怔,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谈了个人问题。”
“嗯。”
李长庚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你怎么想的”
郑仪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
“李处有什么建议”
“我没建议。”
李长庚摇摇头。
“只是提醒你,官场上有些选择,做了就不能回头。”
他顿了顿:
“程秘书长那边自然是不错,但別忘了,你首先是组织部的干部。”
郑仪点头,李长庚的话与王振国如出一辙,都在暗示他与程悦保持距离。
“我明白轻重。”
“那就好。”
李长庚拍拍他的肩膀,突然转换话题:
“对了,下个月我要带队去中央党校学习三个月,干部一处的工作就交给你暂时主持。”
郑仪闻言微微一怔,隨即心中瞭然。
李长庚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王部长明年可能会有新的安排,这次去党校也算是提前准备......”
空气一时安静下来,窗外的银杏叶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
郑仪明白,李长庚这番话,暗示王振国很可能將进入中组部工作。
“谢谢李处指点。”
郑仪语气平静。
“我会摆正心態,专心做好本职工作。”
李长庚脸上浮现出几分讚许:
“这就对了。组织部培养干部,既要看能力,也要看格局。”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道:
“你现在的位置,不能光盯著江东这一亩三分地,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郑仪郑重地点头。李长庚话中深意很明確:
以王振国对他的重视和培养,未来他或许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的考察视野。
“李处放心,我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
“嗯。”
李长庚满意地微微頷首,转而说起工作安排,
“我去党校期间,干部一处的工作交由你主持。这是王部长的意思。”
郑仪心头一震:
“我一定不负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