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基层减负(1 / 2)

郑仪环视了一圈,等待组员们发言。

杜云嵐最先开口。

“基层减负这个选题很精准。”

“我在商务厅负责企业服务时,经常遇到基层部门报上来的材料,不是数据滯后,就是逻辑混乱。”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他们態度问题,后来去调研才发现,他们是真没时间好好做。”

她神色难得认真:

“一个街道办的小科员,每天要填七八个系统的报表,参加三四场会议,还要应付各种督查检查……哪里还有精力去实地走访企业”

陈道远点点头,补充道:

“我在基层掛职时,最头疼的就是『痕跡管理』。有些部门检查工作,不看实际成效,就看台帐做得漂不漂亮。”

“有的村为了应付检查,专门僱人编造假会议记录和照片……形式主义逼出来的形式主义。”

林成栋撇撇嘴:

“这不很正常吗机关都是这么干的。”

话一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杜云嵐挑眉看他:

“林处,你觉得合理”

“啊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成栋支支吾吾。

“我是说,大家都这么干,说明……说明確实是普遍问题。”

郑仪没理会他的窘迫,转而看向李在明:

“李科长怎么看”

李在明的手指在文件边沿轻轻敲击,似乎在权衡利弊。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选题本身没问题,但……”

他抬头看向郑仪:

“匯报要有建设性,不能只提问题。我们要给出解决方案,而且必须是能落地的。”

“李科长说得对。”

郑仪点头,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基层减负——痛点、癥结、破局思路

他转身面对眾人:

“痛点我们刚刚討论了,癥结在哪”

陈道远第一个回答:

“权责不清——上面千条线,资源。”

杜云嵐补充:

“还有一个关键,考核导向有问题。”

她眼神犀利:

“现在很多考核指標,不是看群眾满不满意,而是看你台帐完不完美、会议记录全不全。”

“形式主义考核催生形式主义工作。”

李在明忽然插话:

“还有一个深层次问题,基层干部容错机制缺失。”

眾人看向他。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

“现在基层但凡出点小错,立马通报批评,但干得再好也很难被提拔……”

“久而久之,谁也不愿创新,都选择最保险的,『按惯例办事』。”

郑仪迅速记下这些观点。

討论越来越深入了。

这群人……果然个个不简单。

哪怕是一直表现的吊儿郎当的林成栋,偶尔冒出一两句,也能戳中要害。

郑仪敲了敲白板:

“接下来是破局思路。”

杜云嵐立刻接上:

“首先要改革考核体系,减少台帐考核,增加群眾满意度权重。”

陈道远皱眉:

“治標不治本。如果不精简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量,基层再怎么优化也忙不过来。”

李在明突然拋出一个重磅观点:

“最根本的,要推动县乡层级的事权改革。该由县里承担的事,不能甩锅给乡镇;该由部门自己完成的,不能推给村社。”

李在明这句话,直击要害。

县乡层级的事权划分不清,正是基层负担重的根本癥结。

上级部门將本属於自己的职责转嫁给下级,层层加码,最终全部压在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身上。

“李科长的建议很好。”

郑仪点点头,在白板上写下“事权改革”四个字。

“但这类改革牵涉到更深层的体制问题,可能需要更高层面的推动。”

比如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杜云嵐轻笑一声:

“所以郑组长,我们是要在匯报里直接建议省委推动『县域事权改革』吗”

这话说得轻巧,但其中分量却极重。

在特训营的课堂上,当著省委领导的面,公开建议“乡事权重构”,这无异於直接戳破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防线。

有些话,说出来容易,承受后果却难。

李在明神色不变,眼神却锐利地看著郑仪:

“郑组长觉得呢”

这是一个试探,甚至可以说是挖

最新小说: 高武:我很宅 两界:别叫我邪魔! 大明海盗之七星宝石 斗罗:重生弗兰德,截胡柳二龙 真灵路 封神之铁血艳影 诸天旅游家 仙武大明,开局成为鬼修锦衣卫 灵武神王 五零香江豪门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