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归墟的未来和计划
首映礼结束后的第三天,彭磊推掉了所有圈内邀约的饭局。
上午十点,一辆黑色奔驰停在国贸二期楼下,他带着私人助理和猎头顾问径直走向电梯。
「叮」的一声,电梯停在35层。
猎头顾问王敏快步上前,一边引路一边汇报:「彭导,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先筛选了十位候选人。」
她递过一叠装订整齐的简历,「第一位是原华谊制作部的,参与过《集结号》的现场管理;第二位是博纳院线的,熟悉发行渠道..」
彭磊接过资料,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摩。
走廊尽头,崭新的「归墟影业」铜牌在晨光中泛着哑光。
推开玻璃门,2000平米的办公区还散发着淡淡的装修气味。
「这边是制片部,」助理小林指向右侧的独立办公室,「左边规划为导演工作室。茶水间配备了进口咖啡机,会议室用的是索尼4K投影.:」
「应聘的人什麽时候到?」彭磊走向落地窗,俯视着东三环的车流。
「约的十点半。」助理看了眼腕表,「还有二十分钟。需要准备些什麽吗?」
彭磊摇头,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工位:「把《飞屋》的海外发行数据列印出来。」
他顿了顿,「再准备五份保密协议。」
王敏和助理小林对视一眼,立即分头行动。
彭磊站在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玻璃倒影里,他看见自己微微扬起的嘴角。
上午10:28,第一位应聘者准时抵达,
前台助理小林快步迎上去:「张总监您好,彭导正在会议室等您。」
张黎整了整西装领带,目光扫过开放式办公区:「你们公司装修得很有格调。」
会议室内,彭磊起身握手:「张总监,久仰。《集结号》的现场调度我一直很欣赏。」
「彭导客气了。」张黎在对面坐下,「听说您要组建新公司?」
助理适时递上咖啡。彭磊翻开简历:「我想先听听,你对国内电影工业化有什麽看法?」
张黎眼晴一亮:「这正是我想谈的。现在国内剧组还是作坊式运作,我研究了好莱坞的制片流程.:」
他滔滔不绝地讲了十分钟。
彭磊不时点头,突然打断:「如果给你一个亿拍商业片,你会怎麽控制预算?」
「分三个阶段管控。」张黎立即回答,「前期用财务模型测算,拍摄期每日审计,后期单独设立.」
「很好。」彭磊推过一份文件,「这是《山海经》的项目书,有兴趣做制片总监吗?」
张黎接过文件的手微微发抖:「这...现在就可以定?」
「试用期一个月。」彭磊看了眼手表,「暂时负责公司制片部。」
11:15,第二位应聘者陈雯踩着高跟鞋走进来。
她直接打开笔记本电脑:「彭导,我做了一份院线排片优化方案。」
彭磊挑眉:「说说看。」
「博纳的排片系统太僵化了。」陈雯调出数据图表,「我设计了一套动态算法,参考上座率丶
社交媒体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