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仍未在里斯特帝国找到一份工作,而出卖技术换来的金额确实高昂。
考特曼女士关心过他的心理,告诉他已经学得很快了,因为他已经背下了那些赠送的登记礼物,现在在光脑上学习、跑去大学旁听。
但对于快穿者来说,这样的度实在太不合格。
须知过去那些世界里,若是不尽快掌握,古代人身边有亲近的仆从,现代也有亲近的家人,露出破绽的后果没人愿意轻易尝试。
而这些话无人可以倾诉,本该最不需要隐瞒的系统早已生疏,这样内心的煎熬与不必要的内耗只有靠自己走出,亦或是演变成心上的一片大火。
而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三个月转瞬即逝,这段时间老教授们曾经问过他要不要来当科研顾问,而他最终没有同意。
联邦的人也悄悄联系过他,被他直接举报给了考特曼女士,不久后账户内打入一笔举报间谍的奖金。
他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向导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放在外面有人抢着要,但是他觉得,“我还没有真正熟悉帝国,难免会在工作中带来很多差错。”
他喝了一口放了糖的红茶,全当自己在喝热过的冰红茶:“更何况我并不是那些必须要尽快找到工作的人,我很幸运,我生下来吃穿不愁,来到这里时也带着我自己的财产,这足以支持我慢慢来无需着急,不必赶紧把自己的学识、技能和劳力变现,而是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先学习。”
穿着宫廷风长裙的中年美妇却笑着开口:“但是你现在和安布罗斯是恋人,也是注定的伴侣,为什么不愿住在他提供给你的住处呢?”
皇宫的露台正对着修剪整齐的花海,娇贵美艳的红玫瑰连在一起像是火一样热烈,在阳光下依旧娇艳。
而铺设金边蕾丝桌布的小桌子上摆着一个传统的三层架和英式点心,金边花纹的茶杯里盛着加糖加奶的红茶,其余几样银制小容器都錾刻满身复杂花纹,若非阳光的角度不同,恐怕会让人以为还是地球时代英国某家贵族的下午茶。
而祝松江却毫不犹豫地开口:“既然我有能力自己租住或是买下房屋,那我为什么不自己买呢?”
皇后闻言,只是抿了口茶:“你确实和上一位和你同乡的向导截然不同。”
祝松江早已有所猜测,在他从星网得到的消息中,十五年前里斯特帝国曾有过一位来自星海彼端的向导,和大名鼎鼎的加布里埃尔拥有同一个故乡,这位向导因此得到了帝国的厚待,却最后选择了投向联邦,无人知道他为何如此选择。
而在讨论“星海来客”
的论坛版块里,提及了一件很基础的事:旅人回访。
名义上是为了帮助“星海旅人”
融入帝国,实际上的政治考量自然也约定俗成不被人提起,但是……
旅人回访,无论是哨兵、向导还是普通人,从法律定下起就始终是同一套规则,勇敢的前人告诉世人,星海另一端的来客、远方的地球后裔和他们并无不同,他们跨越了原本无形的鸿沟,为后人赢来了无需与原住民划分三六九等的权益。
时间都大差不差,前一个月,会有专门的人员日日关切,之后的五个月里一周一回访,再是半年的一个月一回访,半年一回访会一直持续到婚后的第十年,而一年一回访则是一直持续到五十岁或来到帝国的第四十年。
[考特曼女士的关心,持续了整整三个月,一天未断。
]
“……上一位?”
祝松江知道,星网的监管必然一直握在政府手里,而他阅览过什么必然不是秘密,但他表现得就好像没有察觉到一样。
毕竟,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每天生的意外那么多,他如何知道上一位向导是哪一位失踪后被判断为“英年早逝”
的可怜人?
而皇后轻笑一声:“没错,他推崇向导作为哨兵的附庸,并因此始终和帝国格格不入,最终叛逃联邦,成为了联邦无知的小雀儿。”
“尽管他那时候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他叫师桥,是个男性中级向导。”
她平静地审视着眼前这个从容的青年,既不锋利也不冷彻,却温和如碧玉般的湖水。
“师桥,向导学院n945届中级1班,在校成绩……,当年8月14日飞船事故,经核验为2o8位逃生舱使用者中29位身亡者之一,未找到逃生舱残骸。”
有了名字,祝松江一下子就从记忆里找出了这位和他年龄相近的向导,甚至记得他每一门课的成绩。
师桥是一位很典型的偏科生,成绩不算太好,却是那样的环境下最被喜爱的学生,不够聪明又绝对推崇制度,且最擅长一些被视为“新娘课程”
的科目,对一些基础科目成绩平平,而对于文学、军事等本身课本就浅显的课程更是不止一次挂过科。
看着皇后闪过一丝惊讶的眸子,祝松江接着说:“他的观点确实可笑也不符合国情,联邦带走他,恐怕更多的还是为了帝国的脸面吧?虽然师桥只是一个不聪明也没什么出息的可怜人。”
皇后赞许地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