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Whoisyourdaddy」
在铺天盖地的两天新闻报导之后,开拓者队和爵士队的G2在盐湖城继续开打。
爵士队丢掉了G1,到了G2已经没有退路。
他们在比赛中拿出了背水一战的气势。
不过开拓者队在拿下G1之后同样士气如虹。
两队的对抗强度和比赛投入相比G1要更加激烈。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了G1的失利之后,斯隆依然坚持了他的防守策略。
但和G1不同的是,爵士队在很明显的提速提节奏。
爵士队的挡拆战术是阵地战,但他们也可以打快。
尤其是这赛季爵士队的首发中锋已经从移动缓慢的奥斯特塔格换成了福斯特。
这种快速的攻防战在迅速消耗两队球员的体力,当然最关键的是杨帅的体力。
斯隆的战术意图越发明显,他就是要通过消耗杨帅来击败开拓者队。
而且比卢普斯在快速攻防战中的表现也有些惨不忍睹。
这也是他之前在凯尔特人队表现挣扎的一个重要原因,凯尔特人队的主教练里克·皮蒂诺是原NCAA名帅,他的篮球理念就是快速攻防。
比卢普斯本质上还是一个更适合阵地打法型的后卫。
卡莱尔通过高频率的暂停,以及暂停回来后设计的精妙战术提升阵地战成功率,试图让开拓者队把场上的节奏给降下来。
这在上半场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随着比赛来到下半场,斯隆用基费换下福斯特,换了一个更小的阵容之后,场上的节奏又开始失控。
比卢普斯毕竟只是新秀,他的控场经验明显不足。
而且控制节奏的关键还是阵地战成功率,爵士队在这场比赛给到的防守压迫以及小个阵容的轮转速度让开拓者队很难保持高效。
最终,爵士队以93比85击败开拓者队扳回一城,双方的大比分来到了1比1。
也就在结束前两场比赛之后,两队移师波特兰继续接下来两场比赛的较量。
斯隆在G2的战术调整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同样都顽固,但和布朗那种名不副实的教练相比,他显然更配得上「名帅」称呼。
到了G3,卡莱尔也开始了他的表演,他用格兰特换下了威廉士,打了一个大个阵容。
虽然牺牲了部分进攻空间,但是三个大个子同时在场的最大好处就是篮板球的控制。
提速的关键在于防守反击,而控制住篮板,防守反击自然也就打不起来了。
尤其是爵士队为了提速用马龙打五号位的情况下。
卡莱尔的这招应对可谓展现出了他未来战术大师的水准。
只是因为这个阵容开拓者队之前使用的频率很低,这场比赛进攻端没打开,他们最终还是以84比87憾负。
爵士队连扳两场大比分2比1领先,开拓者队命悬一线。
不过到了G4,在有过上一场的磨合之后,开拓者队打出了一场非常漂亮的比赛。
他们在篮板球上以51比35碾压了爵士队。
萨博尼斯12个,格兰特11个,华莱士9个,光是三大内线就抢下32个篮板。
他们在这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