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眼神冷冽如冰,
“家里的财产,从生意本金到拆迁补偿,都是我钱淑芬一手挣来、一手谋划的,与你没有半分关系。你是婚姻的过错方,这些证据足够让你净身出户。如果你痛快签字,看在几十年名义夫妻的份上,我给你留点路费。如果你不签,”
她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那我们法庭见。到时候,你不仅一分钱拿不到,你和那些人的丑事,也会大白于天下。”
宋卫国被她展现出的强大气场和手中确凿的证据彻底震慑,最终面如死灰地在协议上签了字,几乎是灰溜溜地夹着铺盖卷,离开了这个他从未真正珍惜过的家。门关上的那一刻,钱淑芬感到的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解脱,仿佛卸下了背负一生的沉重枷锁。
晚年的钱淑芬,将生意逐步交给了专业的人员打理,自己则享受着富足、安宁而又高度自主的生活。
她资助了很多人完成了学业,也对生活并不如意的女儿宋宏月给予了适当的帮衬,但界限分明。
儿女们曾委婉地提及养老和财产继承的问题,钱淑芬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清晰而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的钱,是我用汗水和脑子挣来的,怎么处置,我自己说了算。你们的日子要靠自己过,我不指望你们给我养老,我有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晚年。你们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她确实如此。她雇了专业的护理人员,住在自己精心布置的房子里,读书、看报、侍弄院子里的梨树,偶尔和冯秀英、王丽娟两个老姐妹喝茶旅行,生活充实而自在。
她密切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心态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开放、豁达。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钱淑芬冷静地安排好了身后事。她请来了律师和公证人员,立下遗嘱:名下所有财产,包括存款、房产、股权,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和妇女发展基金会,指定用于资助贫困女童教育和支持下岗女性创业。
“我这辈子,”她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却目光清亮,“从为一家人熬秋梨膏开始,到为自己、也为很多姐妹熬出了一条路。
这钱,来自这个时代,也该回到那些需要机会的人身上去。”
窗外,她亲手种下的梨树又是一片郁郁葱葱,仿佛还能闻到那清甜的梨香。
钱淑芬缓缓闭上眼睛,嘴角含着一抹释然与满足的微笑。
她这一生,如同那秋月梨,外表平凡,内里却清甜丰盈,历经风霜,终得圆满。她不仅为自己活出了一个独立、尊严、精彩的传奇晚年,更将这份爱与力量,化作了滋养更多陌生生命的甘霖,涓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