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士别三日

第四百七十五章 士别三日(3 / 5)

sp;   但门户大,挂着牌匾,外有游廊。

    也确实是比这条街上其他门市部都要气派正规一些。

    进去之后,完全是传统商店模式。

    就是绕墙一周的玻璃柜台。

    玻璃柜台里摆着毛笔、印泥、墨、砚,等精致小件。

    后面的博古架上则是各类纸张、笔架、墨盒、摆件儿、扇面,等一派古色古香的大件儿。

    只是对店里的格局,和这些销售的东西。

    宁卫民一时也来不及细看,他的注意力几乎全放在了师父的身上。

    因为他可知道,进了容宝斋的大门,这表演才刚刚开始呢。

    “我说同志,你们这儿是不是能修复书画啊?我想问问……”

    “往里走……”

    嘿,根本就没容康术德彻底把话说完呢。

    卖毛笔的柜台后头,一个精瘦,没有表情男售货员就打断了他的话。

    漫不经心拿手往里一指,就不言语了。

    根本就不抬眼看人,好像谁欠了他八百吊似的。

    不过也没法挑剔,反倒还得谢谢一声。

    因为实际上,哪儿哪儿都这样,他们去别家也一样的待遇。

    要为这个生气可不值得,那就别出门儿了。

    更何况,康术德和宁卫民那略显寒酸的衣装多少也起了让人鄙夷的作用。

    要是他们能穿好点,像个外宾似的,再包个小车儿来,兴许就不是这样了。在京城这地界儿,要说卖画,去哪儿卖啊?

    那还用问嘛,当然是奔琉璃厂的容宝斋了。

    琉璃厂是京城中驰名中外的古文化街,就位于和平门外。

    因元代曾于此设窑烧造琉璃瓦而得名。

    明代永乐中期,将元代的琉璃窑又扩大为厂,故称“琉璃厂”。

    不过这块地方真正的兴旺发达起来,那是清代康乾两朝的事儿。

    康熙朝,朝廷下令编纂《古今图书集成》。

    乾隆朝,朝廷又下令编纂《四库全书》。

    结果正是这两部大部头的编纂任务,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大量学者响应,各自带书进京。

    又因内城外城有别,当时除旗族和少量工匠之外,民人只能住在外城。

    于是乎,不但前门附近逐渐变得会馆林立。

    琉璃厂也成为这些学者们,以及进京赶考的举子们,看书、售书、购书和换书的最佳去处。

    与之同时,还引发了金石考古之学的发展与发达,带动了古玩商们来琉璃厂开店经营。

    无论金石、陶瓷、书画、碑帖、古钱币,还是涉及风雅文化的其他行业,均在此情形下发展起来。

    琉璃厂的名气也就这样打响了。

    琉璃厂真正成势,繁荣兴盛以来,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三百多年的世事变迁了。

    那么这条街上自然有许多知名老号。

    像容宝斋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

    容宝斋的前身,是成立于1672年的松竹斋南纸店。

    原本只是一家单纯经营各类纸张以及文房四宝的店铺。

    但这里

最新小说: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缠娇鸾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箱子里的战锤40K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