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148章 真“豪”

第148章 真“豪”(2 / 3)

筑规制最高。

    三十年后,光殿内的金丝楠木的柱子,一根就估价二十个亿。

    戏楼也是独一无二全封闭式的。

    要单论“豪”,那肯定还有不小的差距。

    可话说回来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要跟光绪帝亲爹的府邸,位于后海北沿的淳亲王府比,却已经相差不多了。

    因为淳王府的面积是八千八百四十八平米。

    而且这是包括了广场、府门、银安殿、配殿等办公区域在内的。

    真要只论实际住宅和花园的面积,怕还及不上这套宅院呢。

    要是再跟顺承郡王府比一比,那就已经是碾压了。

    因为顺承郡王府的面积才三千平米,康术德的宅院已经是其两倍多了。

    这么一算,这套宅子日后的价值,恐怕得高达数十亿元了。

    但这就算完了吗?

    不,魏家胡同的这个宅院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

    直接注定了它的内在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了王府的。

    哪怕就是恭王府,也比不了。

    这一点就是来自于兴建这座宅院的主人的专业能力——营造专家马辉堂在古建上的艺术造诣。

    马辉堂本名文盛,字辉堂,大约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

    马氏家族为明清两代著名的营造世家,和“样式雷”齐名,世代从事皇家建筑工程的营建工作。

    承建了包括颐和园在内的大量皇家建筑和王公府邸,主持维修了多座坛庙、寺观和陵寝。

    在当时的京城称得上是赫赫有名,有“哲匠世家”之誉。

    传至第十二代传人马辉堂时,家道更是大盛。

    在清末时期,一跃成为京城“八大柜”(即兴隆、广丰、宾兴、德利、东天河、西天河、聚源、德祥八大木厂)之首。

    而有关马辉堂本人,更有一个他为了弥补手下工匠过失。

    用金丝楠木坐的木雕伪造成琉璃瓦,镶嵌在北海九龙壁,在验收工程中蒙混过关的传奇故事。

    这并非杜撰,可是真人真事。

    那块金丝楠木就在紫禁城九龙壁左数第三条龙下腹部的位置上,至今尚存。

    到了民国时期,尽管被清皇室拖欠了大批的工程款无法追回。

    可马家仍旧靠着祖祖辈辈的积累,成为了实质的京城首富,富甲一方。

    其时,马家兴隆木厂已改名为恒茂木厂,不但拥有一千四百多间房屋,而且还兼营着其他不少企业。

    在东安市场有上百家铺面和摊位,还有同济堂药店、京城饭店、开滦煤矿、京城和津门电车公司、启新洋灰公司、自来水公司的股份。

    所以当年有人就说,别看京城人都知道“头顶马聚源,身穿八大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

    也别说什么金鱼胡同的那桐、秦老胡同的曾崇。

    就这些人,谁也没马家阔绰。

    马家真要拿大车拉银元,从东四拉到西四,能从白天拉到晚上去。

    那想想看吧,这样的大富翁,又是真懂古建的能工巧匠。

    给自己修建的花园住宅,还能差的了吗?

    实际上不得不说,行家还就是行家。

 &

最新小说: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缠娇鸾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人在佛罗里达:开局垂钓金枪鱼!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朱颜执鼎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