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南岭叛军五万人全军覆没。book.//只有少数人躲在庄稼地里没被发现,最后逃回去了。他们不知道,何伯爵命令打扫战场的时候不要太过仔细,有意放过了一些人,就是要让他们把消息送回去。只有他们自己回去说的,才会更让人相信。能减少战争,减少伤亡,才是何伯爵的目的!
华思礼在当天就得到了茨坪之战失利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南岭一共组织了近六十万的部队,有两次大败。扬威之战损失了六万,是何伯爵献计,朝廷调集了十万人马才办到的。朝廷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也不简单。光是布置陷阱,就拆除了好几个小镇,也浪费了大量的油脂。而这次是何伯爵亲自出手。何伯爵只用了不到一万人,消灭了五万!这一次南岭损失的藤甲兵虽然少些,但也是难以承受的。山越这次勉强凑了两万藤甲兵,暂时是不可能再有了。这次还损失了一百多副落马坑出产的盔甲。这些盔甲在以往的战争中可是立了大功,这次却失陷了,落到了何伯爵的手中。
南岭在以前和朝廷的征战中,历时三个月,除了扬威之战,一共才损失了十万人左右。而与何伯爵有关的两战就损失了十一万人。何伯爵的蒙匈部队袭扰温川省的补给线,前后也让南岭损失了近万人。如果加上石岭省的损失,南岭栽在何伯爵手里的就超过十五万!余培武以前是宣布中立的,也是在何伯爵出兵后才出兵的。要说跟何伯爵没有关系,傻子都不会相信。那三万人怎么会忽然拉肚子?这肯定也跟何伯爵有关!
南岭现在还有的兵力三十多万,但朝廷派出的兵力有六十多万。兵力悬殊还是小事,最可恨的是何伯爵,仗着先进武器,还能以少胜多!何伯爵的部队已经和南岭部队接上了火,照这样下去,用得了多久,南岭就会无兵可用?华思礼简直不敢想象。怎么办?投降朝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华思仁可不是真的有一副仁德心肠!华思礼以前吃了优柔寡断的亏,现在不会再吃同样的亏!只有回到南岭,依靠南岭复杂的地形,才能保住自己的富贵荣华!华思礼马上下令,全部退回南岭!先收拾余培武,拿回石岭省!余培武只有接近两万的部队,只要自己的人不出现上次的那些意外,熟悉地形,可以轻而易举地收拾余培武!
对了,这次战斗是林铁军负责的。当时林铁军提出有五万人够了,大部队往西域进发。北疆,说不定跟何伯爵勾结了,何伯爵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现在回去固守南岭,也用不着林铁军这样的人了。先把林铁军抓起来,回去就抄林铁军的家,把钱拿出来封赏其他将领,确保那些将领不至于投降。
华思礼叫人去传林铁军,可是很快就得到手下的报告:林铁军不见了!
林铁军不是傻子,他早就知道战斗失利华思礼就要找人承担责任。这是华思礼的用兵之道,有奖有惩。扬威之战的指挥官被抄家灭族。这次他恐怕也不能幸免。林铁军在接到茨坪之战结果后的小半个时辰,就带着自己的一百多亲信逃走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逃回火舞省,带着亲人和钱财逃亡。其实他早就有这样的准备。百战百胜的将军是没有的。就是当年的军神文定国,也曾经吃过败仗。他听说何伯爵出兵后就想到了可能要遭遇失败。何伯爵善用奇兵,他完全无法捉摸何伯爵的意图。这次茨坪之战,他也没想到何伯爵在茨坪。南岭一直认为,何伯爵在东土或者镇山省东部。没有任何消息说何伯爵来到了茨坪。如果知道何伯爵在茨坪,林铁军一定不会同意出兵。
七月初一开始,南岭叛军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撤退。朝廷军队派出的斥候,到处找都找不到叛军的影子。斥候也不敢太接近南岭叛军以前的营地。这让朝廷的军队感到莫名其妙。朝廷的军队也不敢大胆进攻。要是中了埋伏那就亏大了。朝廷的军队只好大量派出斥候,在没有发现南岭叛军的情况前不大规模前进。
何伯爵也没有想到华思礼会退兵。那些降兵还要整编。伤兵太多了,也需要救治。赵青山带着医疗队终于在七月初一天黑前赶到了。
何伯爵在七月初二终于知道了南岭叛军的企图,甚至还知道了林铁军逃跑的消息。在叛军中的特战队员还是太少,为了不露出行迹,也无法留下林铁军。再说,留下林铁军有什么用?最多就是在心理战上增加一点筹码!何伯爵并不在乎这样的将才。
何伯爵传令,给余培武送信,一定要小心,防止南岭叛军的大队人马包围,如果情况不合适,就撤离石岭省,向镇山省靠近,跟自己汇合。
玉米已经完全成熟了,再是半个月水稻就要开始收割。因为战争践踏的和被战马吃掉的毕竟不多。何伯爵把刘智升叫到自己面前,说:“刘都督,我想请你做一件事。”
“什么事?请吩咐!”
“也没什么大事。我想请你上书朝廷,建议把今年征召的士兵完全遣散回家。你看到的,要是这些士兵不尽快回家,就不能及时收割庄稼。这庄稼成熟了,雨季也来了,不及时收割就会浪费,以后就会缺粮,就会出现更大的麻烦。”
刘智升以为是让他执行军事任务,还在得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