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二,攻打东土的部队就出发了。使用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何伯爵在青龙府还是停留了一天。跟着夏建仁的特战队传回消息,夏建仁已经得到了京城的命令,奔赴镇山省。何伯爵指示,他们带好干粮,分兵,一些沿着东土叛军撤离的方向前进,侦查情况;一些提前潜入镇山省打探情报。大军行进有步兵,有辎重,要扎营,麻烦得多。特战队就没有这些问题了。特战队的人都是经受过各种训练的,一旦脱离大部队就像出笼的小鸟,那是太洒脱了。
何伯爵没有接收到朝廷的军令。何伯爵需要休整。在朝廷的心中,何伯爵一向是不喜欢战争的。说得更严重些,何伯爵是出名的懒人,连动都不想动。何伯爵在关外府,长期没有离开伯爵府。何伯爵到了前线,只有兴隆镇是主动出击。那多半是想先声夺人,取得一定的战功再说。后来,就不主动了。青龙府之战,是夏建仁求援,而且何伯爵还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条件,最后才出兵的。朝廷也不希望何伯爵的战功太多了。再说,何伯爵是兵贵神速。只要何伯爵愿意出兵,那就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场。不管是敌军友军,都想不到何伯爵会从哪里下手。
六月二十三,何伯爵终于行动了。在头天夜晚,何伯爵接到了南岭潜伏的特战队发来的消息,山越的藤甲兵又出现了。山越上次损失了三万藤甲兵,算是空前的损失。华思礼失利,山越当然就得不到华思礼曾经许诺的好处。山越痛心损失,不甘心白白损失。要想得到好处,就必须保证华思礼不被消灭。山越人与华思礼多次洽谈,认可了上次是太大意了,陷入了大华朝廷官军的埋伏。只要不陷入埋伏,正面作战藤甲兵还是所向无敌的。山越人倾尽全力,勉强又凑成了两万藤甲兵。这次藤甲兵将交给林铁军指挥。林铁军的用兵本事,山越人比较满意。林铁军也把主要思想说了一遍。那就是逢林莫入,逢城莫进;开阔地带藤甲兵打先锋,地形复杂的地方南岭军打先锋;小股部队试探,大部队拉开阵势,不给敌人包围的机会。在镇山省战区很多城镇也被战火毁坏,要想在布下那种阵势也不太可能。
当天,何伯爵就带着蒙匈骑兵进入了镇山省地界,追上了夏建仁的部队。不过何伯爵没有跟夏建仁的部队会合。如果会合,夏建仁就很容易发现何伯爵分兵了。朝廷也很快就会知道。何伯爵的打算是直取温川省。与朝廷大军分开,朝廷越迟知道他派兵向东土进军越好,越迟跟他取得联系越好。南岭叛军主要集中在镇山省中部。温川省的留守部队不多。何伯爵奔赴温川省,就能收复更多的失地。南岭叛军的粮草也有在温川省调运的,这样也可以截断南岭叛军的补给线。霜林省的军队已经到了石岭省,何伯爵再到了温川省,南岭的补给线三去其二,那就无法保证补给充足了。
也是这一天,华思义辗转接到了京城传出的消息:朝廷不会追击东土叛军,而是打算招降。华思义大喜,还放慢了撤退的脚步,再次抢劫沿路的百姓。他是不会答应投降的。即使投降,也是假投降,争取更多的时间准备。既然没有了危险,当然要顺路多捞一把。华思义的这一举动,后来追悔莫及。因为他完全想不到何伯爵想杀死他。六月二十四日,他们行进在向阳省南部,抢劫了一个村庄,继续前进的时候,遇到了王勇的埋伏。
王勇让一百降兵在路口拦着。因为是吸纳的降兵,装束跟以前一样,华思义的人看不出是何伯爵的部队。陈相贵负责在前面开路,发现有人阻拦放慢了脚步,派出几个人询问前面的人是那部分的。降兵回答,是朝廷的官兵。陈相贵叫人一边拖延时间,一边向后面传递消息。他的人喝问:“为什么挡住我们?你们不知道朝廷已经决定不再跟我们作战了吗?朝廷正派人来跟我们联系招降的事情。”
一个降兵回答:“我们接到命令,让你们留下,就在这里投降。你们赶快放下武器,立刻投降。”
“叫你们的长官出来!我要问问他到底接到的什么命令?”
“我们的长官可不好见!你们赶快放下武器,叫华思义到前面来投降。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就不会对你们怎么样。如果你们执迷不悟,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双方就在路口扯起了嘴皮。陈相贵看了看,对方不过一百人,周围也不像是有埋伏的样子。华思义的传令兵也传来了命令,只要对方人少,就冲!后面的部队也跟着靠近了。
这时,忽然想起了枪声,然后铺天盖地的石块就飞过来了。投石机的有效距离是两里,陈相贵怎么能看出埋伏?部队已经靠拢,一下子也无法形成进攻阵型。而且只要向前冲到一定位置,就有机枪侍候。华思义这下明白是何伯爵的人追上来了。华思义也知道何伯爵是一个不听皇命的家伙,只是不明白何伯爵为什么要追击他。无法弄清前面有多少敌人,但根据对何伯爵的了解,知道何伯爵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很可能有大部队包围。华思义当即决定,后队改前队,调头逃跑。
其实,因为后面的弹药还没有运到,王勇没有大量使用枪支,投石机也主要是使用石块。王勇也无法肯定华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