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王终于敲定了这个意见。使用阅读器看千万本小说,完全无广告!
与此同时,南岭的礼王也在召集幕僚讨论。南岭的计策也是惊人地巧合。区别就是南岭主张先打击华存孝。理由是华存孝得到的支持越多,打下去后朝廷的震动就更大。
大华平康十四年三月十五日,落马坑的李志毅等人到蒙匈迎亲去了。何伯爵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百胜省没有出现什么大事。然而除了百胜省,大华的其他地方可不得了。这一天,传单再一次奇迹般地同时铺遍了整个大华。由于百胜省没有寺庙,活字印刷术只有落马坑才有。而不管是义王还是礼王,都不可能在何伯爵的地盘上印刷传单。何伯爵手下能人众多,很容易把人留下来,进而泄露机密。就是在其他地方印刷好后带到太平关,也容易被政王爷的人抓住。所以,百胜省是唯一没有传单的地方。就连百果省和霜林省都散发了。传单是攻击华存孝的。在传单中,指出国库失窃案是大皇子华存孝派人做的。上面讲明了作案的时间,赃物分开收藏的。并说出了其中一个埋藏的地点,就在华存孝的后花园中的一颗桂花树下。还写明了一个作案的人员,正是华存孝的侍卫苟详。
传单一出,举国哗然。义王的人发现了传单,停止了散发攻击华存悌的传单的准备,同时传书东土。原来,礼王要求罗成金协助这件事。罗字号商行遍布全国,有专门的货物运输渠道,比义王的人要快得多。义王本来计划的是陈相贵到北疆去把盔甲买到后再出手,而陈相贵还没有到达关外府,因此准备还不充分,礼王的传单就已经散发了。
苟详其实早已经被礼王收买,现在已经带着一些珠宝逃出了京城,往南岭去了。礼王当然不会把所有的珠宝都交出来,自己要留下作为军费。只要能够让华存孝洗不清罪名就行。即使这个侍卫,也不知道所有珠宝的埋藏地点。当时华存孝就是分开埋藏的,有的事后还转移了地点。
传单是在凌晨散发的。很多大臣参加早朝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只有极少数大臣发现了,也不敢声张。早朝的时候也没有谈论这个事情,很早就结束了早朝。关朝吉正准备回家,刚出皇宫就被手下的人挡住了,报告了这个消息。关朝吉接过传单,听说京城里已经到处议论纷纷,不敢拖延,马上回头要求见皇上。
皇上觉得很奇怪。刚才早朝都没有说什么,怎么又有事了?不可以明天再说吗?最后还是接见了关朝吉。
关朝吉走进御书房,就连忙跪下:“皇上,大事不好!传单又出来了!”
“传单?什么传单?”
关朝吉连忙把手下拿来的传单呈上。值事太监接过,送到皇上面前。皇上一看,大惊失色:“查!给朕严查!”
关朝吉头也不敢抬:“皇上,怎么查?”
“你是刑部尚书,难道还要朕教你查案吗?”
“皇上,臣的意思,是只查传单的来源,还是连内容涉及的都查一下?”
“完全都要查!一边派人收缴传单销毁,一边查!”
“皇上,要查皇子,需要你的旨意。最好是大内侍卫出面才好。”
皇上软下来了:“皇子那边朕派人去吧!你负责其他的事情。”
“遵旨!臣告退!”
关朝吉走出皇宫,就到了刑部,马上召集人手:“给我查!查不出来,就提头来见!”要想把所有的传单收缴销毁,单是刑部的人是不够的。关朝吉就派人传令,要京兆尹派人协助,并勒令不许人随便议论。
要想查出传单的来源,实在是太困难了。上一次的传单,查到现在,还没有眉目。查到了一些书坊,线索都断了,再也查不下去,只好抓了一些书坊的人。不过上次要求所有来要求印刷的人都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只要那些书坊严格遵守了,可能就好查了。可是全国太大了,书坊也很多,要想查清楚是很困难的。要是书坊的人勾结,就更难查了。活字印刷术实际很简单,如果有人不在书坊印刷,而是自己印刷,也不是那么容易查到的。那就先查传单内容是否是真实的,相信要好查得多。
关朝吉走后,皇上就派了大内侍卫出动。华存悌那里暂时不用去,必须先到华存孝府上。那可是涉及百万两的珠宝,要是被转移了就不好说了。
大内侍卫到了华存孝的府邸。华存孝不在,即使在,也没有人敢阻拦。大内侍卫马上控制了府邸中的人员,严禁随便离开。在后花园,大内侍卫找到了价值大约二十万两的珠宝,而且确认是国库失窃的。
既然有了赃物,就可以抓人了。华存孝府邸的人完全带走。但是华存孝本人不在,还必须把他抓住。经过审问,华存孝去的地方主要是在礼部公事,进宫给太后、皇后、贵妃请安,还有就是他办的学校。但是大家都不敢肯定他在哪里,就只好分头去找人。不管哪一路找到了人,都带回宫中交给皇上处理。
此时的华存孝还在郑贵妃的寝宫里。科举已经结束,华存孝最近已经没有什么公事,进宫请安后就留在了郑宝儿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