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礼王也在和幕僚等人讨论。陈相贵看到林铁军买马,林铁军自然也看到了陈相贵的铁矿再次运到。东土的马都换成了蒙匈马,而且是南岭的三倍。东土的盔甲也会比他们多。在军事上,东土比南岭的情况好得多。东土的百姓识字也走在前面,民心基础也更好。何伯爵要跟他做生意,他是瞒不了多久的。数量多少上可以有遮掩,事实本质是无法掩盖的。因此,他传书回去,先报备,免得以后露馅了不好交代。
礼王是早上接到林铁军的传书的。他立刻召集幕僚讨论。
礼王让人将林铁军的传书内容告知众人后,说:“本王一直认为,我大哥优柔寡断,不堪为人君,可是先皇执意立他为太子,其后也终于将皇位传给了他。存孝我侄,本应是太子,早日培养,然而却被置之不理。后两个皇子更是纨绔,迟早会惹下大祸。我才暗做准备,以防我大华将来破败,皇室灭绝,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我二哥阴鸷狠戾,也非人君之德。二哥的野心我早有觉察,苦于一直束手无策。现在东土发展势猛,不知诸君可有良策?”
一个幕僚说:“王爷仁心,日月可鉴。在下以为,仍是当发展生产,努力挣钱。他日若要整肃大华朝政,钱不可少。林将军说何伯爵要与他做生意,在下认为应当大力支持。此次买马我们已经耗费甚多,若能做生意回补一些,当然甚好。”
一个幕僚说:“当务之急,当是加紧练兵,加强军备。林将军说这次只买到五千余匹马,盔甲也落后于人。我看必须还要大量买马。林将军不长于经营,我看请罗成金掌柜出面,一定比林将军要好一些。”
“不行,罗掌柜乃是王爷最大的暗棋,绝对不能轻易暴露。”一个幕僚说,“何伯爵此人,做事往往留有余地,也甚念旧情。如果轻易换人,反而会招致他的不满。以何伯爵的聪明,不可能这么久看不出我们和东土的打算。他仍然各方放人情,说明他对当今圣上已有不满。何伯爵让林将军做生意已经在有意交好于我们。上次买马的价钱是三十两,现在是二十五两,说明他已经暗中倾向我们。”
“那他和他的人上次怎么会勒索林将军?”
“我想,当时他还在试探林将军是否值得深交。太平关的人说,此人善于谋定而后动,在不清楚对方底细之前不会轻易作出决定。一般来说,贪财好色不可分。金珠的美貌,林将军已经做了证实。何伯爵却硬是不收。沽名钓誉,几个月的时间早就够了。他真的贪财也不会投入大量资金到百姓识字上,能够随便拿出一些就够收买民心了。”
礼王看首席幕僚宋明理不作声,就问他在想什么。
“我在想,何伯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智慧、才华姑且不谈,单说他的性格与人品。有人说他一心为民,淡泊名利;有人说他恃才傲物,沽名钓誉;甚至有人说他阴险狡诈,所谋甚远。名利地位,数千年没有人能逃出这个圈子,他到底喜欢什么?其人的言行,时有惊人之举,颠覆数千年历史,很难说不为名。然而弃高绝才华而不用,视诗词为小道,可以看出他爱的不是文坛名望。他拒绝钱大人的举荐,受辱遇刺后回到关外府,不再全心辅佐政王,可以看出他爱的不是官场名声。他发明东西,开办产业,经营生意,大发其财,应该说他是逐利。同时他又大把大把无偿资助百姓识字。他说忠于大义,我想他不会为难我们。”
然后大家进一步讨论,挣钱,军事,民心一样都不能落下。何伯爵那儿,他要做生意就做。做生意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未来起事,必须要大量的钱做后盾。特别是那些盔甲,那可是保命的法宝。有此盔甲,将士用命是肯定的。
九月初一,第三批回乡探亲的蒙匈俘虏启程。何伯爵希望他们回家一定要冷静,团结起来,尽量把命留着回来。如果有什么仇恨解决不了,回来报告何伯爵,何伯爵会为他们出头。何伯爵交给他们一些马车。马车上有一些大铁桶。桶上有盖,盖上后非常严实。何伯爵让他们回来时到魔鬼塘带些魔油回来。另外,他修书一封给迪拜克,把斯比德一家的情况说了,希望迪拜克能派人把那个小贵族的头送到大华来。如果迪拜克的妻子还活着,也一并送来。
这一天,从落马坑到关外府的水泥路全面动工。以前基本把靠山的堡坎修好了,各处的排水沟修好了,高低不平的地方弄平了,有些宽敞的地方还已经铺好了水泥,已经可以通车了,也就是说完成了半多。现在全面开工,暂时就不能再过马车,水仙已经停课,金珠也不能每天回落马坑。学校的建设也在紧要关头,开始修顶层了。何伯爵需要随时看着。何伯爵就决定再在关外府府衙住一段时间。好在早就有计划,新学校需要的彩钢瓦、木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也提前运到工地。
水泥路要平整好路面,安好两边的路沿石后,安片石,再在上面铺一层炉渣,加钢筋,铺混凝土。何伯爵要求,尽量把落马坑的炉渣用光,不然以后越积越多还是麻烦事。现在没有压路机,没有震动器,为了保证质量,何伯爵要求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