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就是一个大数目。三十多年前,蒙匈大规模入侵,庙里的和尚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由于北疆贫瘠,这里又靠近蒙匈,就再也没有和尚来常住,渐渐就荒废了。学校一方几丈远有悬崖,悬崖上方有泉水。泉水通过铁管凌空引到学校,不然将来学校修好后吃水都太困难,特别是土空调的上水更困难。
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工匠的知识水平、相关技术也有限,何惜生只要没有其他要事每天都在工地守着。何惜生采纳了工匠的建议,土墙的保温效果比石头墙、砖墙好得多,而且开挖地基的泥土还可以使用,免得运到其他地方去。就近的泥土如果不够用,或是不适宜土墙的地方(经常有水的地方,如厕所等)再考虑用石头或砖。挖出的泥土可不少,地基要又宽又深,还有设计排水,下水道、化粪池等。何伯爵随手就赏了提建议的工匠十两银子。大家都很羡慕,也知道了何伯爵是最重视想办法,提出有用的建议的。事后,何伯爵跟那个工匠深谈了一番,才知道工匠叫卢海川,来自关内府,是前朝末年的一个工部侍郎的后代。前朝覆灭时,卢侍郎卷走了大量的建筑设计图纸,隐居避乱。本朝初期,卢侍郎以及后人怕被说成是前朝余孽,一直不敢说出身份,只能把建筑技术等传下来。后来历代读书无成,只能成为工匠。他们家族对建筑都比较精通,当然对何伯爵的新式建筑与工具还是不够了解。何伯爵立即封他为建筑总负责人,要求他组建专业的建筑设计施工队伍。何伯爵也会把一些新的东西都教给他。卢海川高兴极了。孙阳从一个秀才乡长一跃而成落马坑的总负责人,跟他比起来,卢海川算是跳得更高更快了。大家都明白了,何伯爵是不会在乎你的文采怎么样,只在乎你会不会做事情。只要你有真本事,就会得到何伯爵的赏识,就有出头的一天。
地基也不能一下完全挖出来,那样的泥土太多了。只能一面墙一面墙地开始。因此容纳不了多少人。挖出一面墙的地基,四角和每隔三丈就用钢筋混凝土灌实,再平铺一层,上面再加石料。隔几石料又平铺一层混凝土。超出地基也用钢筋混凝土扎实,还要稍干后,再往上垒土墙。然后是每层楼板浇筑楼板,又往上修。其中,何伯爵发明的吊杆、活动塔、滑轮都用上了,加快了速度,不然还更慢。照这个速度,三个月都无法完成。当然从第二面墙开始就可以逐渐增加人员。何惜生也不慌,他希望工匠们学习积累经验,以后还要用到其他地方去。而且房顶他也设计得与众不同。北疆多雪,平顶是不适宜的,积雪会把屋顶压垮。一般茅草居多,既轻便,积雪也容易滚落下来,不过容易发生火灾。何大柱的亲人就是被烧死的。何惜生设计,以彩钢瓦做房顶,斜度大,比茅草还好。不过,目前何伯爵铁器加工还不能制作大面积的彩钢瓦,只好做小的,多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