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必须解决俘虏挖出的矿石,鹰嘴岩的矿石目前需要也不多,只是制作工具才需要。何惜生修改了以前的设计:只需要一辆马车可以自由通行就够了,每隔一段距离,在一些宽敞的地方加宽,方便错车就行;另外他增加了修建化粪池的要求。其他的按照原有设计进行。他叫人在落马坑挖了两个大型的化粪池,把容易腐烂的草放到化粪池里。当把路上的草木清除后,他要亲自视察一遍,指点架桥、开山等事宜,希望道路能够最直最短。这件事情交给孙阳,孙阳自己会想办法安排。不说孙阳本身的能力不凡,他的家族世代研究治世之学,有专门训练组织能力,调控安排的方法。找几个人来协助,简直太简单了。何伯爵也告诉孙阳,要请王勇派士兵协助。因为太远,树林里有猛兽,首先要保证人员安全。现在的士兵大都是猎人出身,在深山密林里行动并不困难。碰到野兽,能消灭的就消灭。
落马坑金属加工厂的工匠都已经能很熟练地操作车床等工具。有了图纸,再加上何伯爵就在旁边,可以随时请教。何惜生安排的配件很快就做出了样品,然后继续加工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何惜生带了部分配件又到了木器加工厂。何惜生与大家共同协作,又用上了畜力带动的机械,十几个木匠一天就做出了摇椅、凉椅、可折叠桌凳样品,沙发也做了木器部分,另外的皮垫等要皮匠帮忙,还要加棉花才能完成。
木匠们对木器使用铁器配件感到很新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其实以前也不是没有,滑雪板就综合了铁匠、木匠、皮匠行业。作为木匠,新出来一样木器,总是要弄清楚结构是怎样的,以后才好做。至于尺寸,没有必要统一,可以做大点,也可以做小点。
何惜生见他们研究构造,也不催他们,看时间比较晚了,就宣布看完就下班,明天开始大干。如果喜欢,每人家里以后都可以买一件。当前还是优先考虑卖出去挣钱,自己用的稍微往后排。大家也可以考虑式样、花纹的改进。价钱还要大家来商定。因为何惜生是外行,不好确定木器的价格标准。木器价格的确定,主要是几个方面:木料(木料的多少和种类都对价格有影响,比如红木家具比松木家具的价格就相差太远了,这里还要加上铁器配件)、工时(以同行业多数人需要的为准,这里的工时由于使用了机械,远低于其他人,这是何伯爵的木器利润高的主要原因)、质量好坏。何惜生要求大家商量几个价钱:内部价(何伯爵旗下所有店铺使用及工作人员可以获得家用,不得对外;如果有人私自对外,一经发现,严厉惩处)只保证成本,也就是工时以加工厂实际工时为准;批发价,工时参照普通工时;最低销售价,加上运输、销售经营等费用。至于最高销售价,由经营方参照最低销售价和销路等确定。如果某种物品销路实在太差,以致于低于最低销售价,就调整生产方向。反正那么多品种,可以随便选择。
何惜生叫孙阳把这个规矩记下,以后何伯爵所属的所有产品都按这条规矩执行。木匠听了都很高兴。这样大家就可以买到最便宜的产品了。
第二天,大家都明白了怎样做,一上班就各自开工做起来。何伯爵又来视察。他发现众人各干各的,就叫停众人,聚起来。众人觉得很奇怪,难道我们做错了吗?
何伯爵说,各做各的,心头有底,但是工效太慢了。比如说,你先量好尺寸,要放下角尺,又拿起锯子,锯完又得放下锯子,去拿其他工具。有时大家都不用畜力,有时大家挤着用,这样就容易造成窝工。即使教徒弟,每个徒弟也要学的太多了,要想单独操作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不利于缩短工时,提高工效。他告诉大家两个概念:标准化和流水线,然后具体讲清其中的含义。量尺寸划线的,用锯床的,用刨床的,用铣床的,用车床的,上铁配件的,最后组装的,各种人分开,按需要的顺序排起来,这人做这样,那人做那样,就不会拿放工具耽误时间,这就是流水线。至于谁做什么?每一样需要几人,大家讨论,并根据情况调整。统一制作器具的大小,各个部件可以随便调换,就是标准化。至于具体大小,大家讨论。
有人提出,有的人喜欢大的,有的人喜欢小的,怎么办?何惜生笑了,标准化,流水线是能够满足多数人,为了节约工时而制定的,那些有特殊要求的个别人需要,就订做,订做就加钱,因为那样会增加工时。有人问,那样徒弟以后就不能单独完成制作了。何伯爵说,这简单啊,当一种操作做熟练后就可以学习第二种操作了。总有一天会完全学会的,就能独立操作了。其实只要加工厂还在,没必要每人独立操作。木器加工厂不同于普通作坊,不同于一般个体木匠,有大型的先进的机器,一般人是买不起这些机器的,也买不到。大家都笑了。
何惜生叫孙阳把这个方法和规矩记下,凡是能用到这些的都要用。孙阳刚听到这些名词还搞不明白,听到解释后大喜过望,还不等何伯爵叫他记下,自己就赶忙记下了。这可是何伯爵的天才思想火花的闪现啊!
何伯爵还想使用一些新式工具,如充气钻、铆枪等,不过现在很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