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老友记》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划的,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老友记》这个故事的全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因为站在上帝视角,不会遇到演腻了的感觉,因为他知道这个故事的最终走向落在哪里。
然而,对其他人而言却不一样。
情景喜剧对演员来说,会有一个很糟糕的负面影响——人物的弧度跟其他题材相比,要少很多,成长性和变化性要少很多。从「剧情狗血」也不影响剧作质量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看出来,情景喜剧的核心,其实是人物人设的标签化迭加不同元制造出来的笑料。
演员演多了,会「失敏」。
这也是为什麽很多喜剧演员,尤其是小品演员,比其他演员更容易陷入创作枯竭丶后继乏力的境地。总在一个圈子里面打转,比起很容易丧失激情这个问题,更可怕的是失去对节奏感的敏感。
也许客观层面上,别人看你还是演得很好,一开口就是那个味道。但作为演员自己,却找不到一开始那种表演的激情或者创作的笃定,仿佛踩在棉花上,落不了实地,软绵绵的。
陆严河对颜良说:「他们肯定是不会跟我说的,但如果大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平时跟你提了,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不希望大家勉强。」
「严河,那你对《老友记》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吗?这部剧会结束在什麽地方,还是说,会一季一季地拍下去?」
「在我的规划中,这部剧还有差不多五季到六季的体量。」陆严河说,「差不多就演到我们三十岁出头,跟剧中的人物一样,结束在从年轻步入中年的这个阶段。」
「我明白了。」颜良说,「那我建议你跟大家说一下,通个气,让大家心里面提前有个准备,这样会让大家放心很多,也能够提前做一些安排。」
陆严河:「好。」
颜良又说:「其实,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反而挺愿意让这部剧一季一季地拍下去,只要观众还愿意看,拍到我三十岁丶四十岁,都好,对我来说,这部剧对于我自己人生的意义,早已经超过其他的剧了。」
「那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了。」陆严河说。
就像一本叫《择日走红》的小说。
颜良:「我是真的这麽觉得,其实对于这个系列的观众也是一样,大家已经把这部剧丶这些角色都融入自己的生活里了,成了一个精神世界的朋友,我由衷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陆严河:「颜良,你相信,如果你真的永远不结束的话,所有对于这部剧的美好印象,都会大打折扣。」
虽然,他相信,一直拍下去,肯定有很多人一直追着看。
然而,《实习医生格蕾》并没有因为收看成绩仍旧很好而越来越受观众喜欢。
一部《老友记》,一部《生活大爆炸》,都让陆严河明白,其实,见好就收才是对的。
-
在北美那边。
刘毕戈和温生明会合,在绿谷的安排下,疯狂刷曝光。
明明没有什麽大众知名度和星光,但是,没关系。
颁奖季的意思是——
整个行业丶圈子,这段时间,小到个人举办的派对,大到一个盛大公开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
那刘毕戈和温生明想要刷曝光,并不需要绿谷为他们「无中生有」去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
绿谷只需要为他们拿邀请函,剩下的事情,就是靠他们自己。
而拿邀请函这件事对绿谷而言,不说轻而易举,也可以说顺理成章。
今年最佳外语片这个单元,竞争算激烈的。其实每一年这个奖项的竞争都是激烈的。美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