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天被营养餐喂着,三不五时地就被勒令健身,不得不说,身体是壮了一些,健康了一些。
睡觉都睡不了那麽长时间了。
陈思琦她们反而忙起来了。
荷西电影节结束以后,六月份,就是国际影评人电影节。
这一届,因为荷西电影节的关系,她们邀请到的展映电影,比过去两年都要多。
而玉明的电影院老板们,都非常开心。
因为这两个电影节的关系,从五月到六月,每天都有大量的影迷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些电影,票房喜人。
只不过,这一次来参加电影节的影评人反而变少了。
因为五月份都来过一次了,六月份再来一次的意愿就不那麽强了。
尽管如此,陈思琦她们仍然在认认真真地做着事,势要把这个电影节长长久久地丶稳定地丶高质量地做下去。
其实陆严河觉得这样真好。
虽然跳起来国际影评人电影节的规模丶性质都完全不能跟国际上的一线电影节相比,然而在这个小众领域,它越做越好,知名度和影响力都越来越大,最关键的是,在行业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还是对全世界的电影行业而言。
这就是一个小火种。
只要继续做下去,做得有自己的风格,有认可度,以后会发生什麽,又会成长为什麽样子,谁也不知道。
陆严河是觉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影大国来说,虽然因为起步晚,所以没有一个在国际上真正受认可的电影节或者电影奖项,但是,只要不抱着几年之内一定要赶超XXX的丶不切实际的想法,就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电影节,慢慢的,就会做出一些「小而美」的东西。
比如,FIRST青年电影展。在平行时空的这个电影展,一年一年地做下来,从一开始「草台班子」一样的配置,到后面,一年比一年正规,去参加的真正的电影大咖,一年比一年多。
这就是自己做好了,自然会吸引来优秀的人。
忻钰坤的《心迷宫》在这里技惊四座,后来又带来了《爆裂无声》。
涂门获得金马影帝的《老兽》,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导演处女作。
顾晓刚的《春江水暖》是近年来少见的丶正儿八经在主流视野有一点声量的非大导文艺片。
《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2011年在这里的「大学生影展」短片竞赛单元,拿了最佳剧情片,后来,在2013年的First遇到了当评委的徐峥。
小资情调满分的《爱情神话》,在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单元,遇到了马伊璃。
……
在国内,这是一个正儿八经能让一些真正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和年轻人获得机遇的电影节,虽然它自称电影展。
所以,它才能一年比一年做得好。
人是功利的,功利却不一定都是俗不可耐的丶无情可讲的。
跳起来国际影评人电影节如果一届一届地做下去,每一届都做到选片有眼光丶影评人有输出丶骨灰级影迷能在这里「满载而归」,久而久之,它又何尝不能成为一个不可取代的小类主题电影节?
当它一旦有了不可取代的性质,不是「四大」,也是「一大」了——这才能真正成为「百花齐放」里的一朵花。
为了这朵花,就算它在角落,人也得来这个角落看看。
-
荷西电影节这一次在玉明的成功,尤其是因为玉明作为一座超级大城市,对电影节影迷的接待能力,让这一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