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就更多。
人家知名演员过来演戏,哪怕就几场戏,该配的待遇还是要配。你不可能让人家坐班车,跟一帮工作人员到点上车,一起来片场。
对陆严河来说,往往拍一部戏等于就是又要认识很多新的人。
做他这一行,圈子其实往往闭塞——
明明认识的是新的人,但又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兜兜转转,就在这个圈子里面打转。
不过,陆严河相对好一点。
他的身份多,认识不同圈子的人也多。
只是作为一个当红明星,认识的人再多,其实也无法拥有一个正常的生活式社交。
这几年,或者是,几乎是从大学毕业以后,他就再也没有交到过真正交心的朋友了。
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还好,他有一帮高中同学,有李治百和颜良,还有陈梓妍。
他身边并不缺真朋友。
这是最值得庆幸的。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陆严河不知道是自己受这个角色的影响,对每一个人都下意识地提起了提防和戒备,还是他本身的性格发生了改变,渐渐地对认识新的人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面对一个新剧组,要认识新的人,陆严河现阶段有点提不起兴致来。
意兴阑珊的。
-
读剧本会一共是四天时间。
除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陆严河努力调动自己的情绪,跟每个人还算是热情地认识了,打个招呼,在那之后,他感觉自己的情绪就像是绑了一个铅块一样,不由控制地拽着他往下沉。
苗月作为编剧,也参与了读剧本会。
明明是他的大学同学,他的话也变少了,休息的时候,他基本上就是自己一个人坐着,也不看剧本,看看手机,戴上耳机听听音乐。
大家似乎也都挺默契的,没有一个人打扰他。
来跟他打招呼的人,往往也都是读剧本会开始之前,或者结束之后,除此之外,漫长的过程之中,陆严河几乎就完全陷在一个人的状态中。
很快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他应该是受到这个角色的影响了。
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独行”的人,因为要监视副站长,更是“孤僻”起来。
他对这个剧本和角色了解得越多,越深,他就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情报站这个地方,看似就是一个上班的单位,可在这里工作的人,谁也不知道一层皮下面,有没有藏着第二层皮。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岗位才知道的秘密,工作纪律要求不得透露,为了避嫌,互相之间往往也极少来往,或者有来往,但要避人耳目。
明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互相防备。
当一个人在完全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的环境里待着的时候,是会变成另一个人的。
或者说,会失去很多“人的东西”。
例如外放的情绪,比如愉悦的情绪。
-
有一天早上,陆严河洗脸的时候,被镜子里的自己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