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起势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谋定

起势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谋定(3 / 4)

,这样一来,随着立秋后的降雨和气温适宜,种子就能迅速发芽,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基础。

    妇人们则将散落在地头的秸秆收拢,然后一捆一捆地背回家中,以便冬季时节烧火取暖。

    镇子上虽然有火炭售卖,只需几个大子,就能买来大堆的烧炭,在寒冷的冬季为家人带来无尽的温暖。

    然而,节俭的农人哪里会舍得花费这些“闲钱”去购买烧炭来取暖做饭。冬季时节,本来就没有任何收息,有这多余的钱,莫如多买些棉布或者缝制几床厚重的棉被,将身体裹严实了,也能将就对付一个寒冷的冬季。

    几百上千年过去了,何曾有农人会专门花钱来取暖?

    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过,早在藩国(盛冈藩)时代,底层的农户别说有余钱购买棉布、缝制衣服,乃至采买火炭,就连每日的饭食都是无着落的。只能饥肠辘辘地蜷缩在四面漏风的茅草屋中,苦捱寒冷日子。一个冬天过去,几乎每个村落都会冻死许多人,尤以老人和婴幼儿为多。

    后来,北方的明国打了过来,先后击破弘前藩、八户藩、盛冈藩,将陆奥北部地区纳为治下。据说,那些藩国的家主和武士都遭到了无情的清洗,很多人都神秘的消失了。

    其实,在普通百姓眼里,不论是明国,还是藩主,并没什么区别。他们依旧要继续耕田种地,承担各种杂役,还要将自己辛苦一年的收成,拿出很大一部分,缴纳给这些主人。

    哦,也不是没有变化。

    最起码,明国的官人征收的赋税要低很多。

    因为是新征服的领地,明国政府为获得此地的民心,便广施“仁政”,不仅取消了各种有关农人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还将此前高额的年贡,予以大幅降低,租率全部定为“五公五民(收取农户年收获的五成)”,施惠于广大百姓。

    许多贫苦的农人,在成为明国百姓后不到几年,竟然第一次吃到了大米,穿上了柔软的棉布衣服,住上了温暖的土屋。这让众多百姓感到幸福之余,也不禁热泪盈眶,都发自内心地表示要向明国“家主”效忠,誓死捍卫这个“藩国”。

    要知道,在日本,只有藩主和高级武士,以及庄屋等村吏可以穿绢、绸,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人只能穿没有任何花纹的黑色或藏青色的棉、麻,而且袖长和肩长也有限制。农人在束发时,更是连发带都不能使用,只能用稻草。

    至于大米,那更是只有藩主、高级武士才能吃到(但也不是天天能吃到),中农以下的农人主要以杂菜粥——一种在麦子、粟米、稗子中掺和切碎的干叶、萝卜煮成的食物为食。

    在被明国征服的陆奥北部地区,普通百姓生活更是苦逼,若在平时能吃到稗子做成的糠饭(还不能吃饱),就已经算是上等的美食了。

    尽管,明国政府依旧会向农人派发许多杂役,修建城池和道路,开挖河沟和水库,以及在农闲时节被征召为乡兵,前往沿海港口或者南部边界地区服役。

    但无数的日本百姓还是对明国政府报以强烈地支持和拥护,因为,他们最起码让底层百姓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当然,这种改善无非就是让人勉强吃饱了饭,曾经藩国对各种人身地位和生活方式的限制,也大为放宽,让人不再感受此前那种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绝望。

    经过四十多年的统治,不能说陆奥北部地区所有百姓都倾心归附明国,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

    早在十三年前,明国政府取消了陆奥地区的军事管制,取而代之的是设立安定府,下辖固安(今弘前市)、昭化(今八户市)、临津(今日本北部城市大馆)、富顺四县,正式将该地区吞并,纳入明国统治范围内。

    由此,陆奥地区,哦,应该是安定府二十余万百姓的农业赋税政策也将和云州、镇州等核心地区一样,从此前的五成,降低至两成。

    另外,若是能被选拔到军队中,不仅可以获

最新小说: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修真版大明 扶唐 关山第一侠辽东英雄传 请按剧本来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