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起势 第七章 长州藩的愤怒

起势 第七章 长州藩的愤怒(2 / 4)

bsp;   说来也是唏嘘不已,齐国本来谋算着通过一场战争,可以将日本的市场大门一脚踹开,从而为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国内制造业寻找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

    然而,经过了初期二三十年的“好光景”后,齐国商人惊讶地发现,日本的市场规模似乎到了一个增长瓶颈期,再怎么使劲,许多商品都卖不动了。

    更让齐国制造商恼怒的是,许多唯利是图的贸易商人,竟然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转而从秦国采购大量棉布,然后偷偷倾销至日本,平白让国内棉纺制造商丢了许多订单。

    徒奈若何?

    如今,随着日本国内商人的“觉醒”,开始打算进行“出口替代”,要发展自己的棉纺织业。

    我勒個去!

    这个市场好像有些不稳定了。

    市场是否稳定,根本不在长州藩主毛利吉元考虑在内。他所思所想的就是尽可能地提升藩内财政收入,搜刮更多的资源,从而打造一支武力强悍的藩军,以此来对抗幕府的“集权”、“收地”威胁。

    这些年来,德川氏不断寻各地藩国大名的错处,动辄予以减封、改封,或者直接没收领地,让诸多藩国恐慌不已。

    相较于齐日战争前,德川氏的幕领石高总量已经从四百三十万石增加至现在的五百二十万石。虽然这些增加的石高有不少是幕府领地通过开荒扩地,或者开发山地等方式获得的,但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减封和没收藩国领地的手段,将其并入幕领之中。

    若是加上御三家(除德川将军家外拥有征夷大将军继承权的尾张德川家、纪州德川家、水戸德川家三支旁系分家)的石高,幕府所直接掌握的石高总量突破七百万石,几乎占了日本总石高的百分之三十,实力进一步碾压所有地方藩国。

    再加上从幕府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撤藩立县”之策,如何不让地方藩国为之惊惧和愤怒。

    都特么的撤藩了,这个天下还是我们武家的天下吗?

    “主公,此番经营工场,恐为天下人嗤笑呀!”家老平冢正男见毛利吉元如此看重这座纺织工场,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让一个世袭武家去经营商事,怎么看着,都不成体统呀!

    简直是礼崩乐坏!

    “你有其他法子能弄来更多的钱吗?”毛利吉元沉默半响,幽幽地问道。

    “……”平冢正男顿时哑然。

    是呀,仅凭着藩内的年贡,每年撑死也就三十多万石,再加上沿海捕点鱼,山里挖点矿,搞些过境贸易,还有些许走私生意,也就稍稍增加了十几万石,可是要养数千藩军,尤其是那支规模为一千五百人的火铳部队,这点收入哪里够用?

    就是因为没钱,这些火铳兵一年下来根本打不了几次实弹训练。而隔壁横关城齐国人,就连他们的轮值乡兵每个月都要搞一次实弹演练,委实奢侈至极。

    若是将藩内这种没经过太多实弹射击的火铳部队拉出去跟齐国人开仗,怕是最后要被虐成狗!

    自一百多年前,长州藩因为被大减封后,财政便一直陷入不敷出的窘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天和二年(1682年)以来,藩内屡次发布《节俭令》,削减藩士的知行,增收年贡,但并未解决财政的亏空。上任藩主毛利吉广曾坚决推行藩政改革,重新丈量土地,甚至把年供外的杂税小物成,楮木、盐田等都算入村高,以增加石高,同时实现国产品专卖制,以补充财政之不足,但最后也不过是增收三万石。

    但这种极限压迫手段,也造成藩内农民的普遍穷困,使得境内各地不断发生百姓一揆(即集体抗议或反抗)事件,百姓外逃也是屡禁不止。

    直到毛利吉元就任藩主后,积极改善与横关齐国人的

最新小说: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扶唐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