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皇帝的养心殿。
徒留苏扶摇在原地无可奈何。
而季时宴与的小皇帝在养心殿不知关起门来聊了什么,再出来时,小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
要打击京城权贵手中培养私兵,包括死士,府兵等,凡有涉及的,都需要一一上报朝廷,收归公用。
听说这个旨意一下,首先发火的便是太后。
她要求小皇帝收回旨意,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承安王干涉过多,定然会导致朝廷官员心态失衡。
培养府兵死士,原本就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谁手上没有养些办事的亲兵,自己的人怎么用都要顺手一些,并不是有碍朝政的大事,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但是小皇帝旨意已下。
朝野上下其实都已经听说了中秋夜承安王遇袭的事情,这件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且说起来,承安王要查的人根本不是他们,而是要查出暗杀他的那批是谁的人。
谁先跳脚,谁就心虚了。
太后这么按捺不住,又有多年与季时宴不合的传言,那这次暗杀的人手是谁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燕京城里谣言四起,都说太后已经容不下承安王了,可能因为小皇帝不由她掌控而怀恨在心,一心要取承安王的命。
总之言论大多针对太后,而因着那道圣旨,太后与小皇帝的关系进一步恶劣。
朝堂风云变幻,承安王势头无两。
而亲兵的事情一查,发现太后手下果然养了众多死士,这件事直接发酵。
季时宴的人天天在朝堂上弹劾太后的人,说太后居心叵测。
太后的人据理力争,说承安王的人栽赃陷害。
可不多时,季时宴扔出几具那晚刺杀他的尸体,与太后养的那批死士一模一样的服装。
至此实锤,太后被气的大病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