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408章 白莲懺堂,改头换面

第408章 白莲懺堂,改头换面(1 / 3)

第408章 白莲懺堂,改头换面

中土神州,亦可被称为『九州』,上古大禹治水之时,曾將天下分为冀、

兗、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各州,並记载於《禹贡》之內。

所谓海岱惟青州,自渤海以南、泰山以北,並如今河北、山东的部分,便是古青州。

经过歷史变迁,如今的青州则是山东布政使司所辖一府而已,府城便是青州城,云门山、驼山、玲瓏山,三山联翠,障城如画。

此地亦曾为齐鲁境內的佛教中心,佛门於此盛行了一千七百余年,出现过净土宗、禪宗、密宗等诸多教派,並留有许多古剎秘境。

佛门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现如今,青州境內百姓多是信仰白莲教,教眾不计其数。青州府尊之命,如今已出不了县衙。白莲道人口口相传的法旨,更比北朝皇帝老儿的圣旨管用。就在今日,又是白莲教眾聚集的日子,於青州城外高市村內的一间四处漏风的民房旧居里,王锦娘正向臥病在床的婆婆辞行。

“娘,今日又是修懺的日子,先前已经託故不去了两次,如今罗道人又派人销了口信来,再不得推辞了。”

王锦娘面容清瘦、身材窈窕,虽穿著身满是补丁的破旧布裙,也难掩清秀之色,眉宇间略带的几分忧愁,更让人心生怜惜。在乡野之间,似她这般样貌,算是难能可贵的好顏色。

她是王家的童养媳出身,本为唐姓,只可惜丈夫与公爹都早早地撒手人寰,

娘家也没了亲人,如今只与婆婆相依为命,將家中几亩薄田托给族亲打理,靠著微薄的地租、平日里再做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勉强度日。

好在高市村民风淳朴,没发生不忍言之事,这对婆媳的日子虽然清贫了些,

倒也过得去。

只是,自打村內白莲庵来了个姓罗的麻脸白莲道人主事后,事情就变得不妙起来。

“儿啊。”

臥在床上的王何氏喊了一句,颤颤巍巍地自被窝中伸出手,王锦娘忙上前握住。

“娘看得出来,那姓罗的不安好心,怕是在打你的主意-村里得了那白莲圣教不少好处,如今咱们家又没了主事的,娘这病又不见起色,你这一去,若是出了什么差池,该怎么办啊——.”

“.———”王锦娘沉默了片刻,咬著下唇道:“他若逼迫,我大不了一死,总不能做对不起咱们家的事。”

“你可別说这话。”王何氏连忙道:“唉,若是涵儿还在世就好了——-听娘的话,別去白莲庵了,你赶紧收拾些细软,离了青州去济南府。娘有个远亲表弟在那开了家客栈,正缺人手,你便去那做个杂役。来,把娘的鐲子带上,他见到这个,就什么都懂啦。”

“我走了,娘怎么办”王锦娘连忙摇头拒绝:“此事万万不可。”

“傻孩子,娘这病指不定熬不过这个冬天,难不成为了我这一条老命,把咱们娘俩都给搭上”王何氏的语气渐渐严厉起来,“听话,快去吧!现在还来得及!”

“娘,我从未离开过青州,此去济南府又路途遥远,我我实在不敢——”王锦娘始终欠缺了些胆气,眼神躲闪道:“有族中兄弟看著,想来那罗道人也不敢怎么样—.”

“痴儿。”

王何氏嘆了口气,放开了王锦娘的手,虚弱地闭上眼睛,方才的一番对话,

已掏空了她仅存的气力。

王锦娘朝著床上的婆婆略欠了欠身,转身走出门,去参与每旬一次的白莲教眾聚会。

白莲教於村舍之间广建白莲庵,又称白莲懺堂,以普化在家亲信之士,传播教义。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可与佛、道寺庙相比。负责打理一处白莲庵的,则被称之为“白莲道人”。

当然,这里的道人与玄门並不相关,其人在家出家,不剃髮,不穿僧衣,故而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发僧。

高市村的白莲庵,为村內教眾集资所建的一处院落,位於村內中心处,共有青砖黛瓦的三间房子,正中的一间用於供奉无生老母、弥勒佛的神像,另外两间则为管理此处的白莲道人起居所用。

当王锦娘走进白莲庵大门的时候,其他村民们已差不多来齐了,他们各自提来了板凳,於院內分为数排就坐。而一个麻子脸三角眼、颧骨极高的白莲道人,

则面对著眾人,高坐在三个重重叠起的蒲团上头。

这人,自然便是主管此地的罗道人了。

王锦娘本打算找个角落躲著,却被告知罗道人早给她在前排留了位置,无奈之下,只好来到眾人的最前列,与罗道人面对面。

“咳咳——淤泥源自混沌启,白莲一现盛世举。

罗道人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睁开眼,以一口独特的尖细嗓音开口道:

“既然人都来齐了,咱们这便开始吧。

方才还吵吵的院子,瞬时变得安静

最新小说: 诸天武侠:从截胡小龙女开始 红楼晋升之路 身为神话副本BOSS的我加入聊 死对头很狂?这不一亲就脸红吗? 全职法师:天与咒缚,肉身成神 大明海盗之七星宝石 神话水滸:从镇压天罡地煞开始 封神之铁血艳影 四合院:开局一千亿,众禽跪下! 两界:别叫我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