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大阅兵!(2 / 3)

话——来自他曾经服役过的老部队a大队的大队长袁朗。

“袁队!”陈江一听到对方的声音,立即挺直了腰板。

袁朗算是将他带入特种部队的引路人。

“陈江啊,我不是来走关系的。”袁朗的声音十分洪亮,“我是要告诉你,a大队已经做好了接受任何考核的准备。我们要靠实力说话!哪怕这次的阅兵式上除了三军仪仗队之外,只有一个徒步方队,那么也是我们!”

这番话让陈江既感动又欣慰。

他深知,这才是真正军人该有的态度。

“袁队,可是这次比的并不是射击与格斗,完全就是比拼队列哦。”陈江笑着提醒道。

“怕什么”袁朗丝毫不以为意,“我们a大队不管做什么,都是第一,队列就队列,这种小儿科的东西,我们更是手拿把掐!”

听到袁朗如此信心十足的表态,陈江也只能说几句勉励的话,实际上陈江非常清楚,特种部队平时真的不怎么操练这些,现在突然再去重视,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陈江跟着考核组跑遍了全军各大单位。

在各个jq都开展了选拔考核,先是装备方队的选拔,必须是国内的一流主力装备,而装备这些新装备的部队,基本上也都是各地的王牌部队,所以这个选拔并不困难。

他原来待过的c旅某营这次就被选中了。

最新式的99a型主战坦克以及其它的装甲战车都将接受检阅,该营的主官甭提有多高兴了。

至于空中梯队就更方便了,空军王牌飞行员里也是掐尖的来,加上各型主力战机也没什么太大的选择余地,根据之前定下的方案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唯独徒步方队的选拔,那真是伤脑筋。

太多王牌部队,太多战功卓著的功勋部队了,关键是他们的综合素质都是一等一,这可真是挑了眼。

没办法,即便都是尖子,也必须优中选优、好中选好!

所以他们专门请来了三军仪仗队的标兵来做考官,先是在身高体态等“硬指标”上进行淘汰,然后是心理素质和平时的疾病老伤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最后是现场实际操作,由他们这些“火眼金睛”进行“豆腐里挑骨头”。

在a大队的考核现场,陈江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特种兵们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战术动作后,依然能够保持整齐的队列,正步踢得铿锵有力。

“这就是我们要的部队!”某首长在现场就做出了决定,“既有过硬军事素质,又能展现军人风采。这支特种部队我看行!”

最终从全军各支部队确定了一批参阅队员前往首都训练场进行为期数个月的魔鬼训练。

这里面训练最为严苛的就是步兵方队,到了阅兵训练场,才发现这里实行完全封闭式管理,虽然陈江的军衔很高,但也不例外,这让他的压力倍增。

跟其它人一起重温昔日的队列训练,这个感觉实在是一言难尽。

好在领队的另一名军官居然是他的老熟人——袁朗,两人也算是整个阅兵整容里领队军衔最高的人了。

陈江不仅要处理筹备组繁重的公务,协调各方,解决装备集结、运输、保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在此之外,还要换上作训服,出现在徒步方队的训练场上,和他的队员们一起,接受教官的“折磨”。

训练场的教官主要来自三军仪仗队,个个都是“兵王”中的“兵王”,对队列动作的要求达到了毫米级。

摆臂的高度、步幅的间距、踢腿的速度、砸地的力度,甚至一个眼神的角度,都有精确到苛刻的标准。

“1号,您的臂线高了一厘米!”

“1号,注意节奏,75厘米步幅,112步/分钟,不能乱!”

“停!整个排面,注意标齐!从头看,一条线!从侧面看,一条枪!”

陈江虽然军事素质过硬,但毕竟离开一线部队多年,日常处理的是宏观管理和科研协调,这种需要肌肉记忆和极度专注的队列训练,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这里的要求极高,和这些年轻战士一起苦训,就必须放下身段,虚心向他们请教。

陈江和袁朗给教官下了命令,在这里一律不称呼职务,全部都叫号码,这样便于管理和指挥。

事实证明,这样果然要高效很多。

陈江和袁朗对于自己的训练要求极高,两人经常要求加练“开小灶”,刚开始那些教官还有些缩手缩脚,但后来看两位首长是真想学真求上进,所以他们也豁出去真教真训,

腿和手臂到不了标准高度,那就用尺子量,用绳子拉,用背包带固定,生生把肌肉记忆“掰”出来;

步速节奏不稳,就跟着节拍器,一步一停,一停就是半小时,直到双腿麻木,直到那“哒、哒”的节拍仿佛直接敲击在心脏上,形成本能;

最新小说: 拳之下 我堂堂炮灰,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战灵腥雨录 我,远古赛亚人:从雄兵连开始 我在阴间做保安 为名利分手,我成巨星你哭什么? 我千亿富豪,叔叔高育良 美漫:从霍格沃茨成为人间之神 极道修魔传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