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423章 打赌,刘晓俪再次怀孕,要还是不要

第423章 打赌,刘晓俪再次怀孕,要还是不要(1 / 7)

一九九三年三月,北方的冰城,春寒料峭。

但在南方的南浔古镇,已然是天街小雨润如酥,气温升高,较为适宜。

“多鱼,吃饭了。”

刘晓俪推开书房门,冲窗前正在书写的王多鱼喊了一句。

“好,我马上来。”

王多鱼头也不抬,应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他这才起身走出书房。

来到客厅,他就看到了桌上较为简单的饭菜。

三菜一汤,并不多的份量,但只有他们两口子,这自然也是足够了。

为什么只有他们两口子

因为王亦菲他们这些孩子,全都留在冰城,这一次,只有他们两口子出来游玩。

现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有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不过,每天晚上,刘晓俪都会跟孩子们进行视频通话,参与到他们的晚饭和小课堂当中。

所以现在王多鱼和刘晓俪两人也终于可以过二人世界了。

“下午我们出去逛一逛”

“可以,不过要三点之后才行.”

“没问题。”

刘晓俪微笑应道。

对她来说,跟王多鱼一起出来游玩,也不会觉得无聊。

反正以王多鱼的工作为重就可以了。

更何况,一旦到了周末,孩子们就会来到这里,跟他们汇合,到时候才是王多鱼的工作时间。

古镇很小,王多鱼两口子最多会在这里待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如此,不到三天时间,刘晓俪居然跟这边的邻居熟络起来。

这天晚上,临睡觉之前,她跟王多鱼闲聊道:

“隔壁邻居李大脚同志说他们古镇的生意很困难,现在的三月份就是旅游淡季一天到晚都接待不了几名游客。”

“就算到了旅游旺季,旅店客房的入住率也不到百分之七十”

“多鱼,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帮到他们吗”

李大脚

王多鱼眼神古怪,还有人取这样的名字吗

“你有调查过么确定他们在旅游旺季赚不到钱”

刘晓俪怕不是被人利用了。

现在可是一九九三年,而不是一九八三年。

况且古镇就在上海周边,江浙财团最会做生意了。

当年民国时代,为什么会有‘十里洋场烟地,风云际会上海滩’的说法

尽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特别是租界的出现。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跟江浙财团有很大关系。

当年的江浙财团有非常多人,比如大名鼎鼎的民国四大商业巨头之一的刘鸿生。

他被称为火柴大王、毛纺业大王,以煤炭起家后涉足火柴、水泥、毛纺等行业,创立大生纱厂、华商上海水泥公司等企业。

在抗战时期更是带头捐献物资支援前线。

还有民国时期的宁波商人包兆龙,此人当时在上海滩开设银行,在上海滩也是有头有脸的华商。

可以说,江浙一带,有太多会做生意的人。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十多年,江浙一带有海外华人华侨等‘老乡’的投资,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上辈子王多鱼在千禧年之后,就多次来古镇这些地方游玩。

发现古镇内的不少‘大师们’,身旁站着一位帮忙收钱卖字画的大美女,大师们只需要写字就可以日入过万。

当时可是千禧年第一个十年啊。

日入过万,简直不敢想象。

那会儿王多鱼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江浙一带的游客们,都这么有钱么

毕竟来古镇游玩的人,大部分都是周边城市的人,较少来自全国其他地方,国外的游客就更少了。

所以这些大师们基本上都是靠江浙一带的富豪游客们养着。

要知道,江浙一带的文风盛行,他们在封建王朝时代,就是文人墨客最多的地区。

就算是近现代,鲁迅、矛盾、郁达夫、徐志摩、余华等很多文人,都是来自江浙一带。

王多鱼他们现在所待的这一处古镇,早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

看似每天来的游客并不多,但是来的客人,都消费不少钱呢。

再说了,旅游旺季才是古镇最赚钱的时候。

刘晓俪被王多鱼保护得非常好,她在商业上只是一知半解。

且家里有钱,刘晓俪根本不需要耗费精力去赚钱,她只需要照顾好王多鱼和家里的孩子就可以了。

甚至她都不需要做饭洗衣服,一天到晚可以说就是吃喝玩乐。

自然她被人利用了,也很正常。

李大脚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也不会去调查

最新小说: 李世民穿越扶苏 重回阴湿师兄殉情前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终年不忘 汉楚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乱世逐鹿:从箭术开始爆肝修行 狼王为皇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合欢宗娱乐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