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是看风景,但他忙着计算推导的时间也不少,每天最少有十个小时是在计算这些。
因为他完全不需要应付任何其他事情,不需要他洗衣服,不需要他做饭,也就是偶尔打一打孩子,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事情了。
哦,每天最少抽两个小时看医书,还有八个小时睡觉时间。
坐火车的时候,他甚至能够做到每天十四个小时进行推导函子性猜想这道题,也因此,他的稿纸才会用得这么快。
所以,这一次出行来疆省,说是出来玩的,实际上也没耽误工作。
只是少了跟丘成桐他们交流的时间罢了。
不等刘晓俪继续说话,此时门口外边传来了敲门声,是袁祖亮的声音。
“王教授,你的手机响了,是丘主任打过来的电话。”
王多鱼接起了电话,毕竟总不能一直不接对方的电话吧
“王教授,你现在到哪里你计划在外面待多久这个月的月度数学分享,真的不进行了么”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王多鱼道:
“嗯,这个月的数学分享就不进行了,要不你帮我代劳一下.”
“这能一样么”
哈工大数学系主任办公室内,丘成桐翻了一个白眼,接着说道:
“你跑去外面待那么长时间,不会是真的不想搞科研项目了吧还是说你已经完成了论文,但为了避免被我们发现,所以你躲起来了”
面对一位有前科的人,丘成桐早已经看穿了一切。
王多鱼连忙摇头表示真没有,他态度很真诚,没有就是没有。
函子性猜想很难,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也很难,黎曼猜想、杨米尔斯的存在性和质量缺口等问题也同样非常困难。
偏偏他很想解开这些题目,典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或许是察觉到了王多鱼的语气,丘成桐也没有再逼问,而是闲聊几句之后,挂断了电话。
“喏,你们刚才也听到了,他就是不回来,也没有完成什么科研成果,或许他在找什么灵感吧”
见状,查尔斯费夫曼等人默然点头。
其实他们大家并不知道王多鱼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只不过他们是很想跟王多鱼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帮到他。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多鱼并不需要大家的帮助。
既然如此,那就该干嘛干嘛去吧。
电话挂断,王多鱼把手机递给了袁祖亮。
然后收拾好行李,再次启程离开。
收拾行李这些工作,都是王美凤和梁秀芬她们来完成的,刘晓俪也帮帮忙,甚至王君宏他们这些小屁孩能够帮忙。
就在王多鱼他们回到wlq之后,刚回到招待所,然后就接到了刘德本打过来的电话。
“多鱼,你说的那个原子力显微镜已经被研制出来了,你要回来看看吗”
“老刘,你不会是开玩笑的吧七月份我南下广州之前,我还去问过彭教授他们,当时他们都说还没那么快完成呢.”
王多鱼一听,顿时疑惑地问道。
七月到现在的十月下旬,也就是过去三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怎么可能就已经完成了呢
上辈子他参与过原子力显微镜项目,所以这辈子,在光刻机已经顺利进入到八十纳米这个时间点,加上哈工大一系已经赚了那么多外汇。
因此,王多鱼这才安排相关研究员领衔完成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发工作。
这款设备的主要零部件有探针针尖、微悬臂、二极管激光器和光斑位置检测器、反馈系统、真空密封腔体、超低刚度弹性材体材料等。
拿微悬臂和针尖来举例,微悬臂是原子力显微镜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由硅片或碳化硅制成,长度是一百到五百微米,厚度是五百纳米到五微米。
所以这款原子力显微镜就代表着尖端科技,它其实就是一种可以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
主要是通过检测带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具有原子级的分辨率。
那么这样一款分析仪器到底有什么用呢
比如通过探针扫描和微悬臂形变检测,生成高精度表面图像,用来观察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征。
除此之外,还可以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粘附力等,比如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硬度差异研究。
以及在电学与磁学性能方面、热力学性质、芯片表面缺陷检测等,以及通过调控探针的力和位置,可在材料表面刻蚀纳米级图案或移动单个原子等用于纳米器件制备。
所以这样一款原子力显微镜可是真的牛逼大发了。
王多鱼自然是希望它能够更快地研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