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山之上,因为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光污染影响。
只不过受到二战的影响,最终是在一九四八年才建成。
但是整个建造过程,先不说技术层面,光是材料就耗费了许多。
比如为了减小因导热太慢而造成的形变,整个玻璃的背面被浇筑成蜂窝状,浇筑过后又经过十个月的退火处理,最后用专列沿特定的路线,将镜胚运往筹建中的帕洛玛山天文台进行磨制。
需要使用31吨磨料磨去镜面中心部分4.5吨玻璃,最后成型反射镜本身重大14.5吨,镜筒重140吨,整个望远镜的转动部分重530吨。
如此庞然大物却能够运转自如,它可以拍摄到暗至23等的天体,换句话说,比我们平时用肉眼所看到的最暗天体还要暗600万倍。
并且经过长时间曝光,甚至可以拍摄到远达10亿光年的星系的光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技术问题,那就是如此庞大的镜片,在转动到不同位置时,镜片将会因为本身的重量而有轻微的下垂,改变表面形状的精确度,而镜片的精确度必须维持在两百万分之一英寸内。
也就是二十五纳米!
因此,在建造过程中,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使用单一的轻薄镜片或是许多灵活的小镜片组成的镜子群,它的形状可以使用计算机控制的伺服机系统建立内部的支撑细胞自动的控制。
所以仅仅只是这些工程量,就不会简单。
王多鱼当然想要建立一个五米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台,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
当然,别说如今这个时代,就算是后世那个时空,我们国内也没有一个五米级别的大型光学望远镜观测台。
那么想要建造这样的光学望远镜天文台,其难度系数之高,技术要求之恐怖,简直难以想象。
另一方面,也是非常耗钱的。
刘德本听完之后,整个人都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