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能够过一个好年了。
最起码在未来几个月内,不用再发愁科研经费的问题了,爽啊!
就在李瑞通知刘德本等人的时候,王多鱼已经抵达了京城。
今年除夕是二月十五日,王多鱼计划先到京城这边,陪朱玲父母他们先庆祝,然后在十三号回老家过春节。
到京城之后,王多鱼先跟朱玲回了一趟京城工业学院,跟老丈人他们吃了一顿饭。
方贞这位丈母娘十分热情地张罗了一桌热菜热饭,足足六个菜一个汤,相当丰盛。
“多鱼,你看你瘦的呀,多吃点,特别是这些肉,你多吃点补补身子”
丈母娘热情地给王多鱼夹菜,嘴上还不停地说道:
“你自己一个人在哈工大,没人给你做饭,去食堂吃的都是冷菜冷饭,还没有多少油水.”
“不过啊,你放心,等年后,妈让玲玲过去哈工大那边照顾你,你们两个也应该考虑生孩子的事情,这都结婚快一年了”
去年五月份结婚,到现在二月份,时间已经过去九个月的时间了。
而且在五月份婚礼之前半个月,王多鱼和朱玲就已经领证了,所以较真来说,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结婚满一周年了。
可结婚这么长时间,朱玲的肚子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方贞当然很急,老朱也很急。
并且平时方贞跟周围邻居唠嗑时,邻居们都会问起这件事。
这时代的左邻右舍,大部分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大学这边,彼此住得近,某种程度来说比亲戚还要更亲一些呢。
朱玲闻言,低头干饭。
她是不太乐意听这些,但那是她父母,没有办法。
如果是王多鱼父母催她生孩子,或许她不会那么难受,但是她亲生父母都站在王多鱼这边,她就真没辙了。
内心深处,她已经不止一次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太自私了
王多鱼笑呵呵地听着,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点头说好。
他巴不得朱玲搬来哈工大呢,只不过她自己不乐意。
过了一会儿,方贞又表示,过两天她会约一下一位京城中医药大学的教授来家里,到时候给王多鱼他们两口子看看。
听到这里,王多鱼没有反对,可朱玲却表现很奇怪。
“妈,你干嘛要麻烦人家季教授啊他都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你还麻烦人家”
朱玲的意思就是不想麻烦季老教授,方贞闻言,当即便道:
“那没问题,到时候我带你们俩去拜访季教授也是一样的还有啊,季教授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可不是八十多岁,你记错了.”
“妈,你别管我记没记错,反正我就是不想去麻烦人家季老教授,他老人家那么大的年纪了早应该颐养天年了,我们还去打扰他做什么呀”
此时的朱玲,很慌。
因为如果是别人的话,或许她还有可能逃过一劫,但季老教授的医术非常好,他自己也保养得很好。
即便是九十二岁的高龄,季老教授也是脑袋清醒,还能跟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正常走路,甚至还能够打一套拳法之类的。
“你别说话,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明天跟季老教授说一声,明晚我们就过去吧。”
方贞直接拍板定下了这件事,朱玲的抗议,直接被宣布无效。
饭后,王多鱼两人离开老丈人家,朱玲还闷闷不乐。
“你刚才为什么不帮我”
她抱怨说道,王多鱼闻言,惊讶地看着她:
“朱玲同志,你是不是不想去做身体检查呀这事儿能赖我么你母亲也是为我们好,她这么做没有错啊.”
朱玲翻了个白眼,自个儿生闷气去了。
脑子里,她在思考如何度过这一次的难关。
隔天,王多鱼来到了前面西大街九十七号院,在《京城文艺》编辑部办公室内见到老太太。
周雁如老太太告诉他,这一次的读者来信更多了。
九月份的时候,王多鱼刚从《京城文艺》这边拿走八麻袋的读者来信。
没想到十个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又多了九个半麻袋的读者来信。
谢过周老太太之后,王多鱼把桂香村食品店那边买来的糕点放下之后,将那九个半麻袋的信件全部带走。
每次都要麻烦周老太太和傅吉祥他们,所以每次来这里,王多鱼都会购买不少礼物。
糕点、烟酒这些,必然都是要有的。
当然,王多鱼没送过钱,毕竟送钱的话,性质就完全变了。
将信件全部带回中关村西大街,王多鱼当即就开始拆信件了。
这一次拆信,比之前几次要快不少。
经过这么多次,这么长的时间,王多鱼也不再去想读者来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