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地不够种了,就去别的国家种地!
汉武帝对所有人的收割程度,连嬴政都感到有些震惊。
虽然他没有后世那些帝王,倡导的“以民为本”
的理念。
但是,他还是希望百姓能生活富足一些的。
毕竟,百姓能吃饱穿暖,社会便能减少动荡,民众起义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此时,嬴政不禁有些疑惑。
汉武帝对百姓收割得如此之狠,对外还有匈奴虎视眈眈。
汉朝内忧外患,这真的不会出乱子吗?
【对外,大面积的消灭的一切对汉民族生存构成挑战的敌对势力。
】
【匈都被打得“漠南无王庭”
。
】
【前后斩俘虏了共计30万人,壮年人口直接断层。
】
【羌人被驱逐,南越被灭国,朝鲜被灭国。
】
【此外,楼兰、东师、轮台、大宛诸国夷灭。
】
【西汉的领土直接扩张了一倍有余。
】
【更重要的是,西汉获得了大量的可开垦的土地。
】
【尖锐的人地矛盾,得到极大缓解。
】
刘彻的眼眸猛然睁大,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他只知道,他的小将军霍去病,把匈奴打得格外惨。
他未曾料到,大汉的疆域竟能如此迅地扩张,吞并了周边众多小国!
刘彻顿时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
“武德充沛啊!”
果然地不够种了,就去别的国家种地!
这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什么人地矛盾啊!
这不是都迎刃而解了吗?!
刘彻环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官员,看着他们略微吃惊的样子,心中的愉悦更甚。
在这样的功绩面前,这下可没人敢说他无差别收割钱财了吧!
【纵观武帝一朝,你别看多么残酷,多么暴虐。
】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时期,社会的阶层流动性几乎是西汉年间,从刘邦到王莽之间最强的。
】
【汉武大帝其实真正的在那个年代做到了唯才是举。
】
【各行各业有能力的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他能够用得上,就全部能够人尽其才。
】
刘彻微不可察的点点头。
不错!
不管在哪朝,人才都格外珍贵。
他并不会拘泥于人才的出身。
所以,骑奴能够晋升为大将军。
商贾也能摇身一变成为财政大臣。
只要平民有才能或者立下战功,他都能提拔,甚至委以重任。
【要知道,汉武帝对于打仗回来士兵的奖励,堪称慷慨至极。
】
【在非改朝换代的王朝年代,要等到近千年后的宋朝科举制度正规化之后,才再次出现如此显着的阶层跃升机会。
】
李世民沉思片刻,不禁点头赞同。
确实如此!
东汉之后的东汉、三国、两晋,皆是世家大族掌控权力的时代。
隋朝虽然已经出现了科举制度,但未曾动摇门阀世家根基。
而唐朝,虽然有对科举制度改革,但其完善程度恐怕仍有待加强。
实质上,权力仍大量掌握在门阀贵族手中。
还得等到黄巢大开杀戒之时,门阀世家的势力才会彻底消亡。
【另一方面,若是有人要是没有军功,但是有钱,那也是可以花钱买。
】
【汉武帝那可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
【可以说,整个汉武帝一朝从头到尾,从官到民,从王公到贵族,从百姓到豪强,人人都如履薄冰。
】
【他们随时要为国家战争做准备。
】
【每个人都为生存慌不择路,焦头烂额。
】
【每个人都被汉武帝的厚赏,麻痹神经。
】
【每个人都焦虑得不能自拔。
】
【哪怕汉武帝一生,也是为了剿灭匈奴扩大汉朝版图。
】
【这更像是国家民族的利益具象化。
】
嬴政的感觉有些复杂,突然间对汉武帝有了几分理解。
都是为了国家稳定,长治久安。
自己不过是为了抵御匈奴而修筑长城,便遭受了无数人的非议。
汉朝搞这么大阵仗,不知要引来多少人的质疑与非难呢?
【随着汉朝和匈奴之间战争的结束,汉初60多年积累的财富,也都随之烟消云散。
】
【四海鼎沸,民力疲敝。
】
【老弱颛臾沟壑,青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