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窈望着阴沉的风云变幻的天,眼底挂满了忧心。
才八月份,就开始变冷了,到了十一二月,还不知道冷成什么样子。
她努力去想前世,虽然今生的大势走向与前世不同,但天气之类的应该不会变。
前世天气也很不好,这年冬天很冷,比去年更冷,冷得人必须把自己牢牢地关在房间里,不可出门一步。
可那时候他们在路上,哪有这么好的保暖条件,每个人都被冻得不轻,整个村,老人小孩几乎全都冻死了,还有少部分的青壮年也没能逃过。
几乎每天凌晨醒来,都有人长睡叫不醒。
整个村长久都处于悲伤绝望麻木的状态。
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姜窈抿唇,得提前准备过冬了,多准备柴火,多准备厚衣服棉被……
天冷了,依旧不影响男人们干活。
更有小安村的村民们帮忙,进度更快了。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那些人表面上是找流民的麻烦,实际上是冲着小安村自己来的。
小安村深刻的意识到周家村的战力,又愧疚害得周家村被连累,干活别提多给力了。
“辛苦了辛苦了,李村长,你们村都是好样的!”
小安村的人大多都姓李。
李村长摆摆手,“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不辛苦不辛苦,你们早点建好房子早点住进去才是正事儿!”
又过了七八天。
雨下个不停。
大雨休息,小雨干活。
总算是把房子建好了。
新房啊!
这个土房,四家一起住,一共九个卧室,一个大灶房,一个客厅,做成一个小小四合院,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再建了一个低矮的围墙。
略有些简陋,但瞧着还是像模像样的。
与此同时,其他村民的房子也陆续建好。
大家开始纷纷将家当往新家挪。
“老三!快把骡子和驴牵过来,绑在这个木桩上,再在这里整个棚子,免得它们淋雨!”
“粮食,小心别把粮食淋湿了!臭小子毛手毛脚的!”
“衣裳也不能淋湿,板车放在屋檐下。”
杜氏喜气洋洋的指挥起来。
不仅忙着自家的,还一个劲儿的去其他三家串门,一会儿与周大伯母或者锦娘说话,她还蛮喜欢又佩服锦娘的。
在大户人家干活的人就是不一样,那仪态真好,规规矩矩的,说话也好听,这刺绣做的也是极好,瞧着就让人很舒服。
杜氏就总是忍不住多与她相处。
一会儿去操心孤家寡人的阿铁,阿铁这傻小子,没有长辈操持,日子过得相当粗糙,什么东西都胡乱堆在一处。
狗看了都摇头。
杜氏叹息一声,忍不住在他旁边看着,教他收纳,叮嘱几句,“哎呦,你这傻小子,怎么能把衣裳架在被子里呢,都好好的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