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2 / 3)

与嵩山的矛盾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对恒山派见死不救一事,就是非常明显地用心不良了。

令狐冲就更不用,得罪的同道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他主动得罪无理取闹。比如青城派的弟子,人家关起门来自己吹嘘自己青城四秀,碍着你华山大弟子什么事儿了?至于得罪恒山的一遇尼姑逢赌必输,拖延时间就非要编排人家师太?扯酒色之间的高低不是也能够拖时间?

令狐冲的定位应该是属于侠客,而不是韦宝那样的地痞吧?

第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

这是岳不群逐令狐冲出华山派门墙用的罪状,岳不群对令狐冲最不满的明面原因也是这个。这么个浪荡子,和岳不群这种时时刻刻都要保持君子人设的掌门,可以是各方面都格格不入。

所以七诫并非不可违背,只要不是令狐冲这样光惹祸,那么并非真君子的岳不群自然不会介意帮白夜抗下一些压力。

当然,宁中则非常有原则,这位夫人是外柔内刚的性子,所以不能太过分。

“华山勉强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武力了,但是收保护费是不可能的。”华山毕竟是名门正派,是要脸的。

“不过少林可以做的,我们也可以。并且我还送技术啊。”

寺庙有许多的香客,会给菩萨一些供奉,当官和有钱的出手都很大方,看当下应该可以猜测,给的钱财肯定不少。还有一些曾经在这里许个愿望来还愿的人,会来捐香油钱或还愿。在寺庙还有一些僧侣开光的饰物,香客也会购买。这些宗教方面的事情华山派不理清根基的话不太好做。

如果追溯到王重阳时期,直接拜吕洞宾,也算是道教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认祖归宗”的事情,白夜不能做,甚至岳不群要做,都不能自己一个人来,还需要多方沟通才不至于被认为乱认祖宗。

二土地收益。僧侣在古代享有免税权、免役权,因为这个原因不少地主啊有地的人家就把土地人口供奉在寺庙名下,只要缴纳相当数量的地租,就能换取寺院的庇护,免除赋税和劳役。举人功名也有类似的权利,所以秀才可能是穷秀才,但是举人一定是老爷。

而在这样的交换背后,寺院几乎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凭空得到一部分土地,还能免费获得一批劳动力。华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不过华山的田产还是有一些的,就是耕作方式比较传统,白夜有肥料和新农具,可以提高土地收益。

然后就是贷款业务了。寺庙在放贷收息的方面把控的非常严格,有一套专门的抵押制度,在当时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的机构,各大寺庙都称之为“质库”,而放贷的本钱称之为“长生钱”。

寺庙放贷是不怕债主不还钱,毕竟当时的人都很迷信,正所谓“人在做,佛在看”,不想下地狱,就赶紧在规定时间内偿还寺庙的利息与钱款。就算是真有老赖,寺庙豢养的武僧也不是吃素的,历史上甚至连皇帝都敢逼迫还贷。

除此之外,寺庙在抵押方面都做出了相当严格的规定。钱不是你想借多少就可以借多少的,抵押不动产时需要地契房契带到寺庙,抵押抵押动产时需要将自己的财产带到寺庙存放在寺庙。

而且各地寺庙又有着众多的有权有势的人在寺庙投入不少的钱财,或者捐赠的物品,寺庙的后台不仅是全国数万的僧侣与佛教本身,而且皇室与贵族更是寺庙最直接的强硬背景。

后期,寺庙有逐渐发展成为了近现代高利贷的趋势,寺庙本身不再满足于钱财,因为经过将近数百年的发展,寺庙内的财物已经数不胜数,有些寺庙开始大量的收购或者被捐赠田地,甚至强行侵占田产民宅。

寺庙的人数不断地增加,而且都要求习武,又有着不断地财源,所以在北魏时期,北魏皇帝曾经对寺庙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才得以使寺庙嚣张的发展受到遏制。

白夜没有具体的信仰忽悠他们,但是除了借贷金银之外,白夜可以提供技术,可以提供米面,让没有钱的人可以分期购买商品。

凭借'先享受,后付款,可分期'的方案,白夜不怕忽悠不了人。

毕竟这个年代,有人愿意给你技术,给你工具,甚至还提供住房,提供子女教育,让你在之后几十年内慢慢还,那可是恩人啊。

吃饭的技术,多少人都是护着连女儿都不教的?

并且信用卡分期,少点无所谓,累积多了,足可拖垮一个正常家庭。白夜这分期,却是另类的拉人入伙,办理分期的人,都会有一个提供稳定收入的工作。

白夜是为了方便用户累积资本,而不是透资消费,分期得到的东西都是生产资料,是可以让他们轻松就能还上'分期',从而让他们有余力“消费”白夜的商品的。

俗话,想从无到有很难,就像如果你有十个亿,年入两千万不费吹灰之力,但如果你什么都没有,让你从零赚到一万都难如登天。

让普通人每天赚一千块,什么人脉、资本都没有的情况下简直就不可能。但

最新小说: 军区大院来了个睡美人 刷好感度暴击奖励,谁说她们慢热 季杨 被逼自刎,嫡女重生撕婚书覆皇朝 最后一位死神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有染 我想追着你梦游 道士下山1913 爱与权涅槃:冷艳女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