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少在作坊里安静的干活,气氛很融洽。
今天覃右本来是打算叫上温哲一起来的,谁知道温哲已经跑出去和朋友玩了,他只能自己过来。
不过现在他很庆幸温哲没来,因为如果他在,作坊里肯定不会这么安静。
雕花全部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用砂纸打磨,精雕细节,然后抛光,上色等一系列工序,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他希望能在过年之前做出来,当做两人第一年认识的礼物送给她。
“小子,做的挺像样的,你有工匠精神。”温建国端着茶缸鼓励着他,“以后打算干哪个行业?”
其实,他想问要不要做他的接/班人,以后做个木匠。
温建国年龄不算大,手底下也有几十个工人,可能培养起来的没几个,他不想传了三代的手艺丢了,但偏偏自己儿子不喜欢这行,觉得整天和木头打交道,没意思,他总不能强迫他学。
他一直在寻找接/班人,毕竟功夫不是几天练就的,他希望可以早日找到一个接/班人,好把他的技术传授给他,也防止这门手艺失传,没想到,至今也没能找到个合适的。
这几天通过他的观察,他发现覃右虽然看上去不靠谱,实则是个非常细心能够沉默住气的孩子,不浮不躁,也有那股子灵敏和钻研的劲儿,是他的理想接/班人。
覃右手中活停下,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将来的目标。
“你还小,也不着急,说不定哪天受一件事情启发,突然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覃右沉思着,突然说道:“其实我想做个商人,自己创业。”
说完,覃右认真的看着温建国,“温伯伯,要不我跟您学木匠,等我上了大学,扩大作坊规模,把温家作坊的市场面向全国?”
覃右像是个胸有成竹的投资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想法,温建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他立刻坐在他的对面,慎重的对待他的提议,说道:“其实温伯伯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我太在乎品质,没有像商场上那些家具一样大批量的生产,所以这么多年也才发展成这样。”
“您可以招收徒弟,以您的手艺和名气在这摆着呢,肯定有排着队的人过来向您学习,到时候您也不用担心徒弟太多没有精力全部教会,您只需要每个人教一道工序,让他们练精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每人负责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多个人负责,质量和品质不就都可以保证了。”
“这是个办法,我也想过,但如果教会了徒弟,徒弟出师了,这个工序不就……”
“温伯伯这个事不用担心,您想想看,他们每个人精于一件事,出师后如果想另立山门我们祝福,如果留下来继续干,我们最开始可以给他股份,但是,这股份只能拿分红,不能参与管理,这样下来,不就留得住人心了吗?而且,他们只是精于一道工艺,不会您全部的工艺,就算出师了,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自己干,毕竟有您在这立着做比较呢,大家也不会轻易买账。就算到时候一部分人离开,肯定也会有大部分人会选择留下,条件太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