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竟一早便知?”
“那.....那陛下为何还愿同小人闲谈......”
看着李成桂那一脸匪夷所思的样子,朱标收敛情绪,认真说道:“朕从不受人威胁。”
“方才你以李家兵将实情作为交换,换朕与你闲聊。”
“朕之所以答应,并非顾忌你暗中谋划。朕只不过是想送你最后一程!”
“.......”
“站在你的视角来看,朕的确并非什么良善之辈。”
“以强兵威胁,让你李家一直笼罩在大明的威慑阴影之下。如今更是逼得你父子反目,逼得你兵败身死。”
“可是李成桂!”朱标眸光深邃,盯着李成桂郑重道:“你并非痴傻之人,难道看不出来?”
“高丽苦寒,若非依附强国不能久存。纵为属国,也不过是被欺压、折辱的下场。”
“王室亲贵自能富贵无虞,可境内百姓的日子,岂不更加凄惨?”
并非朱标自夸。
眼下是他和老朱仍在掌权,倘若朱家后世儿孙,亦或是改朝换代。
但凡谁想获取战功,第一个想到的对手便是羸弱孤立无援的高丽。
况且朱标还是拥有后世者的灵魂。
倭人霸占高丽全境,染指中原。
哪怕到了后来,大洋彼岸的一蛮横强国为了震慑中原,同样也驻军高丽,女干Y高丽女子,横行霸道。
还是那句话,高丽国弱,非并入大明,其境百姓不得安居。
“今日朕征讨高丽,虽下令恩待汉城以北,只留高丽半数人口。”
“可若是明日再有敌人,高丽可否还有半数生还?”
“与其让高丽百姓世代担忧,倒不如尽早并入我朝,为我大明行省。”
“这话在你听来,或许是朕为开疆拓土所找的借口。”
“可如今收拢高丽,将其并入我朝,也的的确确对你高丽有利.....”
“小人相信!”就在朱标说话的同时,李成桂重重点头。
当看到朱标略有诧异的望向自己,李成桂表情愈发严肃,一字一句道:“小人相信,如今高丽并入大明,为大明行省,那是恩济高丽世代百姓之举!”
语罢,李成桂心念微转,看向开城城头道:“小人还有一请!”
“小人愿同那王禑一般,自开城城头落下。”
“与王禑不同,小人要看大明治下,我高丽百姓安居乐业,往来不绝!”
冲朱标拱手一礼后,李成桂缓步便朝城头走去。
待登临城头,却听李成桂冲着下方的朱标朗声喊道:“余生寂寞,唯望陛下再遇可使尽兴之对手。”
“在下贪欢,就此别过!”
随着最后一句话说完,李成桂向前一步,身体重重摔落城头。
余生寂寞!
似他与朱标这样的人,活着也多是寂寞。
今日归于黄土,也算的上贪欢享乐。
只不过对于李成桂所言,朱标却不怎么放在心上。
高丽一行,王禑、李成桂都算的上能让他尽兴的对手。
倭国之行,恐怕也有同样可敬的敌人。
若要达成心中设想之蓝图,一路上自然也会遇到诸多阻碍,会遇到棘手的敌人的同时,也定然会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
即便没有!
自己还有老朱、马皇后、常氏、雄英这些人,以亲情慰藉!
“陛下。”
见朱标盯着李成桂的尸体,默默出神。
片刻过后,张定边这才上前试探出声。
“陛下,这李成桂....”
“厚葬吧。”
“就葬在开城城外,让他们也看看我大明治下,高丽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是!”
随着李成桂身死,高丽战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只不过后续之事,仍是个不小的问题。
是夜晚间!
诸将纷纷赶回开城大营,向朱标复命。
“陛下!李家兵卒现已录入成册,只有两成愿离军还家,耕种自给。”
“其余兵卒愿改投我军,征讨倭国本土!”
廖永忠顿了一下,笑容愈发灿烂道:“李家兵将,加上高丽百姓愿从军者,共有七万余人!”
见朱标微微颔首,何义山也紧跟着道:“鹰扬卫将士追击倭人,也有成效。”
“倭人多返回秋南一道,半月之内便能彻底肃清倭人残余。”
“好!”朱标应了一声,道:“命李家兵将及高丽从军将士肃清秋南道倭人残余。”
“斩倭战功,与我军将士相同!”
“一倭抵三贼。”
“廖永忠、何义山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