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杭城的业务都已经走上正轨,姜茹珍拍拍屁股回了京城,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唐密打理。
她又恢复了悠闲自在的生活。
自从陆明峥离开之后,她就像一具游魂一般,整天没有精神。
还是唐蜜看不下去,说要跟姜正宇出去旅游,将姜茹珍强行拽到办公室开始全面接手她的工作。
姜茹珍渐渐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对于那个男人的离开稍稍有了缓解。
现在心情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她立刻走人,气得唐蜜大骂她是个小没良心的。
姜茹珍不在乎,马不停蹄飞奔回京城投进爸妈的怀抱。
在这里住了几天后,又开始各种偶遇孟启。
姜茹珍扶额哀叹,这个孟启真是打不死的小强,无论她怎么拒绝,他都会当做耳旁风。
坚信他只要锄头挥得快,墙角自然挖得快。
无奈之下,她又住回了欣欣的那间四合院。
可没几天的功夫,孟启就找到了这里,早晚各种围堵,殷勤地等着向她讨好的机会。
为了避开孟启的纠缠,姜茹珍搬到了南锣巷那间店铺中。
她每天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日益繁华的商业街,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她想开个私人珠宝店,将她从缅北弄回来的翡翠原石开出来,让那些宝贝重见天日。
正好她也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私欲,拥有很多好看漂亮的翡翠首饰。
说干就干,她向来做事干脆。
想先找一位顶级的手工雕刻大师,没有什么门路,就去找了金盛师兄。
金盛闻言看了一眼姜茹珍,眼神有些复杂。
姜茹珍一下子就想到自己这批翡翠原石来历不明,别人可能不太清楚,但特战九局这几位师兄肯定已经知道点什么。
她呵呵傻笑了两声,金盛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真的帮她找到了一位玉雕大师。
这位徐师傅七十多岁高龄了,但精神矍铄,好像四十多岁的年轻人。
他本来已经退休,不想接活。
可姜茹珍跟他说,她手里有上好的翡翠,而且她每半年可能只要求徐师傅干一次活,还会给到行业内最高的手工费。
徐师傅想想就答应了,姜茹珍根据自己的眼光挑了一块不太起眼的翡翠原石给他先试试。
没想到第一块就开出来拳头大小的冰种红翡,徐师傅看着眼睛发光。
他比比划划跟姜茹珍兴奋道,“这块红翡能掏出三副镯子,六块坠子,还有两幅耳坠,三个戒面。小姜啊,你有什么特别喜欢的花样吗?”
姜茹珍摇摇头,“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徐师傅看着弄。”
老徐就喜欢姜茹珍这样的老板,只管提供材料,并不插嘴他的雕刻,不会影响他发挥。
徐师傅跟她摆摆手赶她走,转身就十分专心投入到雕刻当中。
姜茹珍走了,他都没再回头。
师傅找好了,姜茹珍这边忙着装修店面,就简简单单收拾了一下,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就弄好了。
是她喜欢的原木风,她这个小店二十多平很小,也不指望它发财。
她给这个小店起了个名字,叫“缘”。
她买了好多花木装饰这个小店,人们一进来不觉得这是个珠宝店,反而会觉得这是间花店。
姜茹珍还特意在厅里搭建一个秋千,靠窗弄了张实木大桌子,作为自己画设计图的一处工作台。
其实这间小店就是姜茹珍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间闹中取静的工作室。
卖珠宝只是她额外的一份靠运气的兼职而已。
就是因为她知道这个小店里卖的东西,外面不一定有人买得起。
而买得起的人也不一定会走进她的小店。
纯粹靠缘分。
半个月的时间,徐师傅先雕刻出一副镯子和一对耳钉和一个戒面。
镯子是最经典的贵妃镯,收到东西姜茹珍便迫不及待试戴起来。
徐师傅的手艺果然超绝,做出的东西她十分喜欢。
连带着整天都心情很好,她坐在椅子上画着设计图,都觉得脑袋里面灵感迸发,连绵不绝。
也许大家都看不出来她这是间店面,很少有人进来打扰她的工作。
以至于一个月时间,都没有什么人光顾,姜茹珍也不在意。
她每天都安安静静的在这里工作,偶尔出去跟女儿吃顿饭,或者去看看爸妈,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又是半个月过去,这期间徐师傅将剩余的玉器都给她送来。
其中有一副小圈口的平安镯,一副美人条,还有一副耳坠和两个戒指。
六个玉坠分别是福豆,叶子,平安扣,貔貅还有水滴和福瓜等经典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