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让一让!让一让!”
公安同志拨开人群,径直走了进去。
没过几分钟,济世堂的坐堂大夫和几个伙计,连同还在门口叫骂的张大爷,全都被带了出来。
“怎么连张大爷也带走了?”有人不解地问。
“那肯定是去局里做笔录,当人证啊!”
“看吧!我就说谢大夫才是真本事!那帮人就是骗子!”
“活该!让公安同志好好查查他们!这种害人的庸医,就该抓起来!”
人群的议论声中,济世堂的大门被贴上了封条。
一场闹剧,终于落幕。
街坊们看着这边门庭若市的谢氏医馆,再看看对面被封了门的济世堂,看向谢冬梅的眼神里更多了几分信服和敬佩。
谢冬梅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好在一切都重新回到了正轨,忙碌,但井然有序。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郑明礼要带王芳上门吃饭。
天还没亮,郑爱国就跟女儿郑湘文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忙活开了。
郑思瑶军训结束,也特意从省城赶了回来,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谢冬梅还特意把陈老请了过来,想着人多,气氛也能更好些。
当看到陈老一个人拄着拐杖进门时,郑湘文悄悄松了口气。
还好,他没来。
真要是见了面,自己还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去面对陈砚君。
“叔叔婶子好,姐,思瑶。”
院门口传来一道清脆爽朗的声音。
王芳扎着两条乌黑的大辫子,穿着一条得体的连衣裙,脸上挂着能把人融化的笑容。
她手里没空着,左手拎着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右手拎着一扇油光锃亮的排骨,估摸着各有四五斤重。
“哎哟,王芳来了!快进来快进来!”郑爱国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了上去。
郑明礼跟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王芳身后,咧着嘴傻笑,眼睛就没离开过人家姑娘。
谢冬梅走上前,想把王芳手里的东西接过来,沉甸甸的分量让她眉头一挑。
“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这么些东西干什么?就是吃顿家常便饭。”
“婶儿,这不值几个钱。”王芳大大方方地笑道,“都是自家猪圈里养的,早上现杀的,新鲜!给叔叔阿姨尝尝鲜。”
“对对对,自己家的吃得放心!”郑明礼在一旁憨憨地摸着后脑勺,一个劲儿地附和。
谢冬梅瞥了眼自家那傻儿子,看他那副没出息的样子心里忍不住嘀咕。
傻人有傻福,这话说得还真是一点没错。
“王芳姐,快来坐!”郑思瑶最是活泼,一把拉住王芳的手就往屋里走。
郑湘文也笑着迎上来:“就是,别站着了,快进来歇会儿。”
三个姑娘家凑到一块儿,叽叽喳喳地聊了起来。
郑明礼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就杵在王芳旁边,寸步不离。
郑湘文实在看不下去了,嫌弃地推了他一把:“杵这儿干嘛呢?女人家说话,你一个大男人在旁边听什么?赶紧去厨房帮爸烧火去!怎么,还怕你姐跟你妹把你未来媳妇给吃了?”
‘未来媳妇’四个字一出口,王芳那张被太阳晒得有些黝黑的脸蛋一下就红透了。
郑明礼也闹了个大红脸,嘿嘿笑着跑进了厨房。
客厅里,谢冬梅正陪着陈老说话。
“冬梅啊,你上次讲的那个‘脾胃虚寒假热’我琢磨了好几天,真是越想越觉得精妙。关于这中医的养生理论,你可得再给我好好说道说道……”陈老一脸的求知若渴。
谢冬梅便拣了些浅显易懂的,从四季饮食到情志调理,缓缓道来。
一家人正准备开饭,院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撞开。
谢冬梅眉头一皱,朝门口看去。
“我回来了!”
人还没进屋,郑明成那咋咋乎乎的声音就先传了进来。
紧接着,就看他拎着大包小包跟逃难似的冲了进来,气喘吁吁地把东西往地上一扔。
他抹了把头上的汗,一把拽住刚从厨房出来的郑明礼:“三哥,快,出去帮我搬个大家伙!”
“什么东西啊?”众人好奇地站起身,想跟着出去帮忙。
“哎,都坐着!坐着!”郑明成把他们都按了回去一脸神秘,“给你们个惊喜!”
说着,就拉着郑明礼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兄弟俩吭哧吭哧地抬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箱子走了进来。
“电视机?”
“是彩色的!”郑湘文眼尖,失声叫了出来。
这一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快快快!明成,快放好,打开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