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个场景,这背景还有这人有没有搞错呀?转换到哪不好?非转换到这里!”天雷龙在心中暗暗吐槽,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解。
与此同时,朱棣的目光早已被歪脖子树下的那两个人所吸引。他定睛一看,其中一个人正跪在地上,身穿太监服饰,手中紧握着一顶皇帽,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甚至连成年人的眼眶中都泛起了泪花。
而在这个人的面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站着另一个相对年轻的人。这个人虽然身着一身皇帝龙袍,但那龙袍却显得破旧不堪,上面布满了补丁,仿佛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不仅如此,他的头发散乱,面容也被尘土掩盖,毫无帝王应有的威严和风采。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上方的歪脖子树上,竟然悬挂着一条绳索,那绳索圈成了一个圈,显然是为了让人上吊而准备的。
朱棣见状,不禁好奇地对天雷龙问道:“喂,天雷龙,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这些人在搞什么名堂呢?难道他们真的要上吊自杀不成?这也太想不开了吧!而且看那个人的穿着,应该也是个皇帝吧,怎么会过得如此凄惨呢?连龙袍都有补丁了。”
“那个皇帝惨不惨我不知道,但可怜也是真可怜,可敬也是真可敬,可气也是真可气。”天雷龙拉着朱棣躲到一旁的草丛里,然后压低声音对他解释道。
朱棣一脸狐疑地看着天雷龙,追问道:“可怜?能有多可怜啊?”
天雷龙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缓缓说道:“山河破碎,以身殉国。”
这短短八个字,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朱棣的心上,让他瞬间沉默了下来。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皇帝在国破家亡之际,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身殉国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朱棣心想,这个情景确实就是以身殉国,但是这对君臣倒是挺忠心相承的。然而,他自己却不知为何,总觉得心里有些难受,仿佛能感受到那个皇帝当时的绝望和无奈。
“这只能怪他自己了,谁让他不好好当皇帝呢,结果成了个昏君,还成为了耻辱的亡国之君。”朱棣摇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同是帝王,虽然我也很怜悯他,但我可不是那种昏君,所以对昏君我也是唾弃的。”
“你先仔细看吧。”天雷龙面无表情地说道,似乎并没有要直接告诉朱棣答案的打算,而是让他继续观察下去。
朱棣闻言,只得将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场景。只见那个皇帝站在一片荒芜破败的土地上,四周满目疮痍,一片凄凉景象。皇帝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了跪在一旁的太监身上。
那太监面色苍白如纸,浑身颤抖不止,手中捧着一顶破旧的皇帽,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皇帝凝视着太监,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感,有怜悯,有无奈,还有深深的悲哀。
皇帝深吸一口气,然后轻声对太监说道:“承恩,一切都结束了。这天下已不再是朕的天下,你逃命去吧,不必再与朕一同受苦。”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的决绝却让人无法忽视。
然而,那太监却像是没有听到皇帝的话一般,依旧跪在原地,一动不动。他的嘴唇微微颤动着,用一种极度悲伤的语气喊道:“陛下,臣愿陪伴陛下,生死相随!”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气中炸响,震得朱棣的心也为之一颤。
皇帝看着太监,沉默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说道:“好,好,那就一起吧。”说罢,他缓缓迈步,朝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树走去。那树下,一根粗糙的绳索正静静地悬挂着,仿佛在等待着它的主人。
皇帝走到绳索前,停下了脚步。他的眼神变得愈发涣散,其中既有迷茫,也有不甘,更多的则是无法言说的痛苦。
“看不出来呀,这对君臣倒是挺让人羡慕的,但是朕有一种悲伤感,说不出来。”朱棣看着眼前的一切,内心变得更加难受,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这么奇怪?
“朕自登位十七年,虽德行浅薄,有愧于上天,然这一切皆是诸臣之过,误朕至此啊!朕本欲成为一代中兴之主,重振大明雄风,岂料最终却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叫朕如何认错呢?朕死无颜面对祖宗于地下,唯有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以表愧疚之意。朕死后,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那皇帝言罢,便将绳索紧紧套在自己的脖颈之上,准备一死了之。
朱棣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耳听着那皇帝的遗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觉得这位皇帝似乎并非传闻中那般昏庸无道,可为何最终会沦为亡国之君呢?正当朱棣满心狐疑之际,跪在地上的太监突然开口,说出的那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接将他震惊得目瞪口呆。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什么?他竟然是大明皇帝!”朱棣惊愕万分,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惊,如离弦之箭一般从草丛中猛地窜出,径直奔向那两人所在之处。然而,还未等他靠近,原本跪在地上的太监见状,立刻如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