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萧峰大营。
帅帐之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十二面金光闪闪的牌子,被依次摆放在帅案上,每一面都散着冰冷的寒意。
为的传令太监,一脸傲慢地站在帐中,趾高气扬地宣读着萧太后的懿旨。
“……着南院大王萧峰,即刻交出兵符帅印,由副将耶律洪基暂代,火返回上京,不得有误!
钦此!”
读完之后,他甚至没有正眼看萧峰一眼,只是将懿旨往案上一扔,冷冷地说道:“萧大王,接旨吧。
太后和满朝文武,可都在上京等着你呢!”
萧峰站在原地,一言不。
他高大的身躯,此刻却显得有些萧瑟。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段誉那晚的话。
“功高震主之险……”
“内外猜忌之险……”
没想到,竟然来得这么快,这么赤裸裸。
自己在这里为国对敌,枕戈待旦,后方却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叛贼!
“大哥!”
“大哥,不可回去啊!”
帐帘被掀开,段誉和虚竹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他们也听到了消息,脸上写满了焦急。
“大哥,这明显是个圈套!”
段誉急切地说道,“你若交出兵权,孤身返回上京,等待你的,绝对不是封赏,而是屠刀!
你忘了岳武穆的下场了吗?”
“是啊大哥,”
虚竹也劝道,“辽国朝廷已经不信你了,你回去就是自投罗网!”
那传令太监见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大胆!
你们是何人?竟敢在此妖言惑众,阻挠大王接旨?来人!
给我拿下!”
他身后的几名侍卫,立刻就要上前。
“住手!”
萧峰猛地一喝,声如洪钟,震得整个大帐嗡嗡作响。
那几名侍卫被他气势所慑,顿时不敢动弹。
传令太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强撑着说道:“萧峰!
你……你想抗旨不成?!”
就在这时,帐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探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大王!
不好了!
纪……纪元亲率三十万大军,已经越过边境,正向我上京杀来!
为的,是吕布、赵云,还有……还有两个从未见过,但煞气冲天的恐怖将领!”
什么?!
这个消息,让帐内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纪元亲征了!
而且又是三十万大军!
传令使官的脸上,瞬间血色尽褪。
段誉抓住机会,对萧峰做了最后的劝说:“大哥!
你都听到了吗?纪王亲征,辽国覆灭只在旦夕!
你现在回去,是为这个即将灭亡的腐朽朝廷殉葬!
毫无价值!”
“你若不回,他们便会说你拥兵自重,坐实了你叛国的罪名!”
“你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段誉的声音无比沉重,“唯一的生路,就是反了!
向纪王投诚!
以你手中这三十万大军,作为进身之阶!
这才是顺天应人之举!”
巨大的压力,如同两座大山,狠狠地压在了萧峰的身上。
一边是愚蠢猜忌的朝廷,一边是势不可挡的强敌。
回去是死,不回也是万劫不复。
他一生行事,但求问心无愧。
可如今,这天地之大,竟仿佛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
“萧峰!
你还在犹豫什么!”
那传令太监见势不妙,色厉内荏地尖叫起来,“再不接旨,就是谋反!
是要诛九族的!”
他一边叫着,一边抓起案上的一面金牌,就往萧峰的怀里塞。
“快接着!”
这愚蠢而傲慢的举动,成了点燃火药桶的最后一根火星。
萧峰眼中最后的一丝犹豫,被彻底的愤怒和悲凉所取代。
“我为国尽忠,国却视我为贼!”
他出了一声如同受伤孤狼般的怒吼。
“既然如此,这忠,不尽也罢!”
“噌!”
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刀,寒光一闪。
“噗嗤!”
那名传令太监的头颅,冲天而起,脸上还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鲜血,溅了剩下的十一面金牌一身。
“啊!”
帐内剩下的几名传令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逃。
“一个不留!”
萧峰声音冰冷。
他身后的亲兵卫队长,毫不犹豫地挥刀上前,将那几人尽数斩杀。
整个大帐,瞬间被浓郁的血腥味所笼罩。
段誉和虚竹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是震惊,又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萧峰终于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