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一章 险化危轻骑进斗

第五十一章 险化危轻骑进斗(3 / 5)

民帐下,他现今也没有这地位,——或者说,他离这个地位尚天壤之别!要知,李世民救下他后,起先仅以亲卫任他,充为卫士而已,今从来河东,尽管得了升迁,可也无非只是个车骑将军,——对比隋之军制,等若一个军府的副将,也就是个中级将领。

    李善道若果能这般重用於己,自己或许真该考虑另谋出路?

    可是话再说回来,自己与李善道并无旧交情,李客师信中所言的这些,又到底是真的李善道的心意,抑或仅仅是为诱自己叛降?——设身处地,细细来想,应该不是只为诱自己叛降。毕竟自己在唐军中,而下既无实权,也无高名,李善道他没有必要对自己如此费心。

    然而,话又再说回来。对呀,自己而下既无实权,也无高名,李善道为何如此看重?莫非,他居然真的能够在与自己素不相识,此前从无交往的情况下,洞察到自己潜藏的才华?

    若真是这样,李善道若真能识人於微末,见人所未见,他的识人之明,可真是就堪称非凡。

    不禁目光往回倒看,重看回到“此诚萧王之故事也,非惟人力,实乃天命所归”这句。

    李靖流连再三,沉吟不语。

    李善道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要重用自己,实际上也不是很重要,於今之最关键重要者,是究竟而今群起逐鹿,谁能最终问鼎中原?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还是李善道?

    以李靖之才略,他反复分析唐、汉这两边的优劣势,一时间,却也分辨不出!

    李渊已占长安,得了隋室的一分王统,其人是关陇顶尖贵族出身,有名海内。这是李渊父子的优势。李善道虽崛起於草莽,可能征善战,且深谙民心,现今得了河北全境,河北之地,民丰物阜,兵源充足,实为争霸之基,其势亦不可小觑。李善道以“汉”为号,汉高亦是起自草莽,最终成就霸业。李善道若能效仿汉高,善用河北之利,或许还真能与李渊父子一较。

    帐外传来更鼓,声声入耳,不知不觉,灯花已残,天已快亮。

    千头万绪,难以决断。罢了,且暂观其变,并暗中部署,以防不测!李靖暗忖心道,遂将信件妥帖收好。帐窗外晨曦微露,晨风吹进,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笼罩其心头的阴云。

    帐外传来召集兵士早饭的鼓声。

    遥遥的,从北边,也传来了汉军的号角声,悠扬而坚定。

    今天,将又是艰巨的守营一日。

    ……

    由临汾到霍邑,二百余里路途。

    一夜行军,当李靖听到敌我两营早上的鼓角声时,刘黑闼等部距离霍邑还有多半的路程。

    由霍邑再到晋阳,四五百里,李善道遣去给宋金刚传达檄令的信使,此刻离晋阳更还较远。

    晋阳城外,却有同样的鼓角声,响彻原野,刺破了黎明的寂静。

    鼓角声一边来自驻营晋阳西边的唐营,一边来自驻营晋阳城下的刘武周部的连绵大营。半空中往下望之,可以看到,两军营帐如棋盘般错落有致,而值於此际,分别有川流不息的步骑兵马,各从两边营中开出,在晨曦中列队集结,旌旗招展,人声马嘶,矛槊如林,铁甲寒光。

    却是刘武周应了李世民的挑战,双方约定,今日会战於野!

    李世民立於高坡,察看敌阵。

    见得对面,出战的定杨兵少说三四万之众,其中骑兵万余,步卒两三万数。

    只以步卒大体来说,列了大小四个步卒阵。中为主阵,两边为两翼辅阵,后为预备阵。各阵悉弓弩手居前密布,刀盾兵、矛兵居后以待,层次分明。万余骑兵分成了数部,主力约四五千骑,列在整个的步卒阵之右,后有千余骑的精锐为预备,其余的骑

最新小说: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晋末长剑 白月光破棺而出 我在大明开超市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王猛传奇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