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二章 争雄需借仁义名

第五十二章 争雄需借仁义名(2 / 3)

在这个情况,他的旧部兵马和李善道的兵马相差无多,安置起来就有些麻烦了。

    李善道斟酌了多时,说道:“兵在精,不在多。此战,我军以两万步骑,败窦建德三四万众,原因何在?即因我军更为精锐。这样吧,窦建德余部兵马,便按薛公建言,等王小胡等降后,便进行沙汰,我意只留三万人即可。余者皆散还乡里,授地屯田。这留下的三万步骑,取半数,分与诸营,剩余半数,编为三营,则便任给王伏宝等统带。……薛公,司马,何如?”

    薛世雄、于志宁等各自考虑了会儿。

    于志宁拊掌说道:“此一举两得之策。河北战乱连年,冀北田地,多有荒芜,使其沙汰者,还乡屯田,可充实仓储;留其精锐可用者,既增强了我军战力,又示恩与了窦建德旧部。”

    薛世雄也赞同:“明公此策既充实了民力,又消弭了王伏宝等的隐患,确为良策。只是一点,老夫愚见,王伏宝等可用不可信,即便使彼等得再领兵,也需择将为监,以防彼等再生异心。”

    “哈哈,薛公,既已使彼等领兵,再择人监督,岂不多此一举?”李善道抚摸着短髭,笑着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其性猜疑,用人尚且如此,况於我乎?若用而疑之,是自将彼等视外,反生祸端。王伏宝等既已归顺,当以信相待,使其心悦诚服,方为正道。”

    薛世雄在用兵,经验丰富,然在政治、用人上,他和李善道一比,至少在于志宁等的眼中,那可就大大不如了。对李善道的宽广胸怀,于志宁等有了个新的认识,无不敬佩万分。

    薛世雄几条建议,李善道都没听从,他倒亦没有生气,因为他也知道,李善道说的这些,才是正理,——事实上,话说开去,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凡是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通常都能判断出来,而之所以有时,正确的事情,有的人难以做到,一是因私心杂念作祟,再一个,就是受限於自身的格局,不够自信。便乃薛世雄说道:“明公胸襟,老夫不及!”

    “那就这么定下了!下午,我请窦建德来见,叫他去檄乐寿等地,招曹旦等降。候曹旦等降后,先分兵往去乐寿诸地,接管城防;继而,就对窦建德的余部兵马进行改编!”

    叫窦建德去檄乐寿等地,招降曹旦等人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做。

    就是先得给窦建德一个名分,以示诚意。

    在下午召窦建德於帐中再见时,李善道便当着同窦建德齐来的王伏宝、宋正本等一干窦建德部属的面,宣布拜窦建德为“上柱国、信都公”,并赐金帛,以示尊崇;又封宋正本、凌敬、孔德绍等各为汉公府的属吏;又封王伏宝和尚在乐寿等地的曹旦等各为“柱国”不等。

    李善道现也才是自称“汉公”,国公而已,太高的爵位、官职,他也封拜不了。

    “上柱国、信都公”,已是李善道现能封拜的极限了。

    ——这个“信都公”,封的自是信都郡公,不是县公。窦建德的家乡漳南隶属清河郡,按理说,封他清河郡公更为合适,但清河郡公的封号,已经封给了刘黑闼,所以封了他信都公。窦建德早年起事的老巢高鸡泊位处在清河、信都两郡间,信都的郡治是长乐县。窦建德“长乐王”的自号,即是由此而来。等於封他信都公,是暗含了对其过去自号的认可,甚显尊重。

    封拜罢了,当日,窦建德就写了几封书信,由他的养子、他的亲近吏们分送往乐寿等地。

    安德城西的这一场大仗,窦建德这方势力的重要文武臣属,几乎是被一网打尽。曹旦、王小胡、范愿、董康买、高士兴、胡大恩等,在收到窦建德的来信前,就已闻知了窦建德的兵败,正自惶恐,窦建德书信来到,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投降。数日内,归降的回信道道呈来。

    李善道已移驻安德城,准备着手整编降军,得了曹旦等人的归降上书,他心中大定。

    河北之地,就此已定!

    当即,他传檄刘黑闼,令刘黑闼入乐寿,受曹旦之降;

最新小说: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让我进京当质子,我开局带兵强掳花魁 天才模拟器,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天才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大唐孽子 修仙界路人女主 朕的臣子们都重生了 带物资系统穿成极品亲闺女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