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264章 堂仪费和

第264章 堂仪费和(2 / 3)

兵锋之锐?若执意主战,岂非要将官家置于险境?”

汪伯彦也连忙附和:“黄大人所言极是!

如今国库空虚,兵士疲惫,议和方为权宜之计啊!”

李纲却未理会二人,目光依旧盯着赵构,语气愈坚定:“其二,议巡幸。

官家暂居应天,虽为权宜,却需早定行止——或还都汴京,以安民心;或移驾关中,以固险隘。

若一味漂泊,恐让天下人以为朝廷无志恢复,民心离散,更难收拾!”

赵构闻言,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敲击扶手的度慢了几分。

堂下官员也纷纷交头接耳,有赞同者点头,亦有犹豫者面露难色——迁都是大事,牵一而动全身,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李纲压下堂内的议论声,继续说道:“其三,议赦令。

自战乱以来,百姓流离,多有被迫从贼者,亦有守城不力之官。

臣以为,当颁行宽赦之令,除恶不赦外,余者皆可既往不咎,令其戴罪立功——如此方能安抚百姓,收拢人心,让天下知官家有仁君之德。”

“其四,议僭逆。

伪楚张邦昌,受金人所立,僭居帝位,虽已退位,却罪在不赦。

臣请官家明正其罪,昭示天下,以儆效尤——若容此等逆臣苟活,恐日后再有人效仿,动摇国本!”

这话一出,堂内顿时鸦雀无声,张邦昌虽已失势,却牵扯着不少官员的旧情,众人皆不敢轻易接话。

李纲语气不停,字字如锤:“其五,议伪命。

当日金人破汴,不少官员被迫接受伪楚官职,此乃迫不得已。

臣请官家甄别其心:若真心悔过,愿为大宋效力,可从轻落;若仍怀二心,当严惩不贷——如此方能分清忠奸,整顿吏治。”

说到此处,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堂下那些曾在伪楚任职的官员,只见几人面色白,纷纷低下头去。

黄潜善见势头不对,刚想开口反驳,却被李纲接下来的话打断:“其六,议战。

欲守必先能战,臣请官家整饬军备,招募勇士,训练兵士,尤其要加强黄河沿线防务——金人若来,当以刀枪相向,而非屈膝求和!”

“其七,议守。

除了军备,还需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在汴京、应天、关中等地设立要塞,互为犄角——若金人来犯,可凭险坚守,拖延时日,待援军齐聚,再图反击。”

他的声音愈激昂,堂内烛火也似被感染,火苗窜起半寸:“其八,议本政。

如今朝堂官员冗余,政令不畅,臣请官家精简机构,罢黜奸佞,重用忠良——让每一位官员都各司其职,而非尸位素餐,误国误民!”

这话直戳黄潜善、汪伯彦的痛处,二人脸色铁青,却一时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其九,议责成。

赏罚不明,则官员不力。

臣请官家明确各级官员之职责,有功者重赏,有罪者重罚——若守将弃城而逃,当斩;若官吏贪赃枉法,当黜!

如此方能让官员不敢懈怠,尽心报国。”

最后,李纲深吸一口气,目光沉得像深潭,字句铿锵:“其十,议修德。

官家为天下之主,当以德服人,轻徭薄赋,安抚百姓,广开言路,纳谏从流——唯有君明臣贤,上下一心,方能让大宋渡过此劫,重兴社稷!”

话音落下,政事堂内一片死寂,唯有烛火燃烧的“噼啪”

声,和官员们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李纲将奏章双手捧起,躬身递向赵构,须上还沾着些许从窗外飘进来的晨雾,却依旧脊背挺直,如一株顶风傲雪的青松。

政事堂的死寂还未散透,李纲捧着奏章的手忽然紧了紧,指节泛出青白——方才那十事虽陈,却仍有骨鲠在喉,需得再剖白分明。

他抬眼时,目光已如寒刃出鞘,扫过堂下主和派官员的脸,声音陡然提了三分,震得梁上积尘都似簌簌落了些许:“臣尚有一言,愿官家听闻——如今朝堂议和之论不绝,臣请一切罢和议!”

这话如惊雷滚过,黄潜善猛地从椅上直起身,山羊须都抖了抖,刚要开口,却被李纲的眼神逼得顿住。

李纲上前一步,袍角扫过案边溅落的茶水,留下一道湿痕,语气却愈铿锵:“金人狼子野心,去年破汴掳二圣,今又屯兵河北窥伺江南,此等豺狼之辈,岂会因一纸和议便罢手?前番议和,赔银割地,换来的却是金人得寸进尺;今日再议,不过是饮鸩止渴,让大宋再失士气、再丧民心!”

他指尖重重戳在奏章上,纸面被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